文图:水寒山
永嘉西北部的溪下是处秘境,在无车的那个时代,几乎与世隔绝。溪下是永嘉最偏远的乡镇,也是海拔最高、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即便是现在的大交通时代,但仍是山外人畏之裹足的“世外”。行尽深山更是山,这就是整个溪下,进出溪下的三条主干道,条条均是天路,驾者能把自己转晕,乘者作呕十之八九。



溪下常住人口至2020年底仅3574人,下辖了12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驻地在溪下本村。永嘉最高的山(大青岗)在溪下,最长的水源头也在溪下,谢灵运遍游楠溪江,似乎并无有到达过溪下的记载。溪下是块红色之地,革命老区,1929年浙南革命委员会、浙南红军游击队成立于此,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



溪下乡的“马灯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却与安徽凤阳的“竹马灯戏”有着很深的渊源。
据传在清朝同治年间,祖籍安徽省凤阳县的马灯艺人池老彩因生活贫困,携妻带子,来到了永嘉县溪下乡黄一村附近定居,并开始表演“马灯戏”,老小口口相传。在1909年,乡里举办了一次较大的“马灯戏”活动,从此马灯戏就一直传承下来。

溪下村是个传统古村,位于两条溪的交汇处,山转水转,祖先认定了拐弯的那一寸土地归宿。溪下村之所以能够成为传统古村落,至今仍保留着上百年的古木建筑群,是整个溪下乡唯一的“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溪下建村史大概率是在唐朝,金氏占据绝对优势,祖上由金华迁居。在峰峰相立的山峦之间建宗立祠,不畏浮云遮眼,不畏寒瘠之苦,一粥一饭,怡然自得,定是厌倦了尘世纷争,归于山林。


金氏宗祠在永嘉也称得上是保存完好的古迹,年代为清。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走出溪下村的名人凤毛麟角,永嘉自古得文化精髓,高悬溪下村中的匾额显示,溪下祖上曾出过一位进士。


乡名“溪下”的缘由,是因为这里的金姓房族的祖先,在唐朝时从金华后塘街一个叫溪下的地方迁徙至此,依山沿溪落脚繁衍。出于纪念之意而沿用老家的“溪下”来命名。这种说法在《浙江古今地名词典》中得到了印证。


溪下受外界关注度最高的,是大青岗的高耸以及东流的楠溪江源,溪下因此以楠溪江源自居,这是被一帮驴友带出山外的美景与足迹,与溪下古村缺少些关系。大青岗之水西淌,汇聚成了大源溪,大源溪世代与溪下古村相命运,经溪下村口,注入了北溪水库。


大源溪枯水期是一段一段的平板溪,宽阔的河床,巨石平坦裸露在外,低洼处仍是清流潺潺。所以,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夏天,夏天,一定是大源溪带来的清凉和乐趣。不管什么时候,大源溪到了溪下古村段,都是清澈与丰满,石碇步落在水中,是一种属于乡村式的浪漫。


绿道沿溪而建,于崖前,于竹林中,于曲折的河湾处,枯叶台阶,本地人闲逛的不多,我把它当成了稀罕。大源溪两侧本是山崖,有数不清的另立山头,大源溪是幽深的峡谷。溪下古村日照太短,看不到清晨壮丽的日出,除了山,太阳无他处可落,月影起早,溪月一揽是著名的景观。溪下古村曾有另一种叫法——梅溪,因为是产地,有一把特制的大算盘,只是天天精打细算,却算不过世界的改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