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在比赛中。
重庆又多了一位“金牌讲解员”!7月22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专业组决赛在湖南长沙举行。其中,来自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李婧获得“金牌讲解员”荣誉。
本次大赛历时10天,设专业讲解员组和志愿讲解员组,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全国175名优秀讲解员齐聚一堂展开激烈角逐。在为期4天的初赛中,李婧表现出色,成功晋级专业讲解员组决赛。
初赛时,她以《脊梁》为题,深情讲述了民族实业家卢作孚1938年深秋,指挥千名船员、万名纤夫,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前,将10万吨工业器材、3万多名同胞从宜昌码头转移到大后方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呈现了抗战历史背景下团结一心、百折不挠的人物群像。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牺牲的川江纤夫有3700多人,活下来的纤夫多数也留下了终身残疾,脊背弯曲变形,但他们展现出的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他们转移的设备也支撑起了重庆工业的脊梁。李婧凭借这一精彩讲述,不仅征服了评委,更以“真诚”打动了全场观众。
李婧表示,自己始终坚信,讲解员的核心素质在于“用真心换共鸣”,只有以情动人,才能引领听众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历史的温度。
李婧在比赛中。
此次大赛汇聚了全国顶尖的讲解人才,不同地域、风格的精彩诠释为选手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李婧坦言:“高规格的比赛环境是绝佳的练兵场。”在备赛过程中,团队对稿件的精炼度、语言的感染力、节奏的把控以及情感的浓度等方面都进行了极致打磨。这一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她的表达精准度,让她在舞台上能够更加自信、从容地讲述红色故事。
“视频中的这位老人,名叫瞿独伊,出生于1921年,和中国共产党同龄。在她与党的不解之缘里,始终回荡着一首歌——就是我们刚刚听到的这首《国际歌》……”决赛中,李婧通过随机抽选,抽中“七一勋章”获得者——瞿独伊作为故事主角,通过饱含激情的讲解铺展开一幅动人长卷。她凭借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准的语言节奏,引领听众走进瞿独伊的世界,传递着瞿独伊以行动诠释的家国担当,深深感动全场。最终,李婧凭借卓越的表现获得第一名,并荣获“金牌讲解员”这一殊荣。
“金牌讲解员”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李婧表示,大家对“金牌”的期待值更高,这无形中给她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但也激励着她时刻保持最佳状态,不断精进自己的讲解水平。她将以此次荣誉为新的起点,努力讲好红色故事,让信仰之火生生不息,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实习生 张凯盈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供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