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是贵州省的地级市,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由于处在乌江流域和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山高、地不平,适合三线厂“靠山、分散、隐蔽”的厂址选择原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被国家看中,成了011航空工业基地的大本营,短短几年时间,在其境内兴建了大量的三线厂。
011基地是三线时期中国航空工业最大的科研、生产基地,共有下属单位50多家,而国营枫阳机械厂就是其中之一,位于安顺天龙镇昌吉村和平坝区高寨村的交界处,厂房建在平坝县境内,宿舍建在安顺县境内,宿舍规模更大,所以定位为安顺的三线厂,地处安顺城郊位置,距离不远,只有不到30公里的路程。
国营枫阳机械厂成立时间比较早,早在1967年就在高峰建厂,1969年年底,国家调整三线厂布局,将原180厂并入红湖厂和黎阳厂,枫阳厂就搬迁到180厂的位置,立即着手生产,并于1970年“七一”前夕,就试制出第一个军品,作为厚礼献给了党的生日,由于产品是战斗机的液压设备,属于军品,出于保密需要,对外联络就用军工代号183厂。
国营枫阳机械厂规模比较大,占地达到300多亩,厂区、生活区分开布置,通过一条隧道相连。由于枫阳厂是高精尖企业,属于高度保密的单位,生活区还好说,厂区四周群山环绕,相对封闭不说,还戒备森严,唯一通道隧道由部队执勤站岗,别说外地人,就是本地村民,没有通行证,也不允许靠近。
同多数三线厂一样,国营枫阳机械厂在三线建设结束后也经历了一段苦难时期,为了生存,被迫生产摩托车配件、石油采掘机等民品,地方也允许就地改扩建,但毕竟位置不是特别好,没有军工订单的支持,无法继续发展,不得已只好在1995年迁往贵阳,从此枫阳厂成了三线厂旧址。
时至今日国营枫阳机械厂已经被荒废了30年,这30年里听不见机器的轰鸣声,看不见工人忙碌的身影。枫阳厂被废弃了,废弃得有点悲壮,虽然还是国家资产,但没有专业人员管理,几十年过去了,早已经变得荒芜,村民看见土地荒废可惜,便在厂区院坝种上庄稼,别说,土地肥沃,庄稼长势还挺喜人。
三线建设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是国家重大的战略部署,在当时举全国之力建设,厂房、宿舍都是按照最高标准进行配套、建设,只要维护得好,几十年过去了都还能够使用。国营枫阳厂也是这样,但再好的楼房、院落也无人居住、欣赏,只能被废弃,想想都令人惋惜,你说是不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