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星空
——桂东县上东村避暑散记
清晨被热醒,打开朋友圈,看到哥哥和姐姐去了桂东县避暑的照片,那份清凉便是解暑的凉药,我当即决定带着眼病初愈的微涩,也带着对那片清凉的向往,驱车5小时,追着哥哥姐姐们的足迹,一头扎进桂东县沤江镇上东村这片山岚叠嶂的怀抱。
刚入村,山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一扫凌厉的热浪,是湿润、清凉的环抱。层峦如黛,近处的苍翠,远处的青灰,皆被游走的雾气温柔地缠绕、分隔,又连接。山风拂过,那雾气便活了,在山谷间流淌、聚散,是山无声的呼吸。路旁,是此行最慷慨的馈赠,黄桃饱满的金黄果实累累垂枝,几乎要压弯了枝条探到路中央来,空气里都浮动着清甜微醺的果香,一路行,一路馋涎欲滴。
村居生活的丰饶,随意地铺展在蜿蜒的路边。稻田是最沉静的绿毯,吸饱了雨水,油亮亮地铺向山脚。菜畦则热闹得多:碧玉般的黄瓜悬在架上,修长的丝瓜垂落藤蔓,成串的豆角在风里轻轻摇晃。姜苗在湿润的泥土里舒展着细长的叶。玉米挺直了腰杆,缨子已开始泛出收获的颜色。最有趣的是南瓜藤,肆意攀爬,开满了喇叭似的黄花。姐姐指着花教我辨认:“喏,这花下有小小瓜纽的,是母花;那孤零零只一根花蕊的,是公花。”生命的秘密,就藏在这山野最寻常的角落。
屋前屋后成群踱步的鸡鸭鸣唱,是永不疲倦的背景音。蝉声,仿佛被这清凉浸润过,少了些燥气,多了几分悠长清越,一声声,执着地敲打着午后的寂静。天公似乎格外眷顾这片清凉地界,雨水成了常客。天,总是阴晴不定,方才还云开日现,转眼间细密的雨丝又织起了帘幕。雨滴敲打着屋瓦、树叶、溪石,汇成一片温柔的沙沙声。溪水自然是最欢腾的,因了这连绵的雨,愈发丰沛起来,清澈见底,在卵石间奔涌跳跃,泠泠作响,是山间最灵动的脉搏。雨水洗过的野花,星星点点散落在草丛、溪畔,颜色格外鲜亮水灵,怯生生地,又带着山野的倔强。
清晨的寒口村集市,是烟火气的浓缩。乡民们带着自家地里的鲜蔬、山间的野味、手工的物件,在并不宽敞的街市上汇聚。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熟人间的寒暄笑语,混合着泥土与瓜果的清香,扑面而来,是热腾腾的乡土人情。雨丝飘洒时,我们相邀去不远的桂东县城,寻访那些沉淀着烽火岁月的红色印迹。肃穆的纪念馆,沉默的旧居,在细密的雨幕中更显庄重,历史的回响仿佛也沾上了湿漉漉的水汽,沁入心脾。
难得几日闲暇情静,牌桌上摆开了“战场”。我们兄妹围坐,或凝神思索,或笑语喧哗。窗外的雨声时急时缓,是天然的伴奏。待到傍晚,雨势稍歇,或只是细雨霏霏,便是散步的黄金时刻。沿着溪边小路,或踱向更开阔的田埂。空气是冰镇过的清甜,带着草木泥土被雨水反复浸透后特有的芬芳。四野无人,唯有雨滴从叶尖坠落,溪水淙淙,蛙鸣此起彼伏,间或有晚归的鸟儿掠过树梢。
最令人称奇的是,在这草木繁盛、溪流纵横之地,竟无几只蚊子侵扰。二十多度的恒温,是造物主为这方山水设定的完美刻度,一件薄衫,足以抵御夏夜的微凉。
心中总有一份隐秘的期待,在每一个雨歇云开的间隙悄然升起,是对漫天星河的渴念。在这远离尘嚣、空气清透如洗的山村夏夜,头顶那片深邃的夜幕,本该是星辰最盛大的舞台。想象着银河如练,星斗如钻,密密麻麻缀满天鹅绒般的穹顶,该是何等震撼心魄。可惜天公似乎偏爱用雨水作画,总在我仰望之时,悄然拉上云朵的帷幕。那璀璨的星空,便成了此行最诱人、也最令人心痒的悬念,一个藏在清凉梦境深处、尚未揭晓的大梦。
在这山岚、桃香、稻浪、雨声、溪鸣、蝉唱、蛙鼓交织的清凉世界里,且安享这份被雨水反复濯洗过的宁静与丰饶。棋牌的欢笑在灯下蒸腾,傍晚的散步在湿漉漉的小径上延伸。星空虽未得见,但这满目的青翠、盈耳的生机、肌肤所感的沁凉,还有那弥漫在湿润空气中无孔不入的草木花果之息,已然织就了一幅足以慰藉心灵的、流动的避暑长卷。
或许,那未曾谋面的漫天星子,正躲在厚厚的云层之后,默默注视着这片被雨水宠爱的土地,等待着某个晴朗的夜晚,为我,也为所有向往纯净的人,倾泻一场光的盛宴。
等待本身,亦成了山居日子里,一份甜蜜的期许。
照片均为小妹张雄文的作品。最后一张是在上东村朋来民居三楼阳台上拍摄的山村一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