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7点进罗浮山景区,已经攀登一个半小时,还是我一个人前行,说实话有一点寂寞和恐惧,有一条小道我想走捷径尽量摆脱,事与愿违,更崎岖,来到了"蝴蝶洞天",这里是葛洪羽化成仙的地方。每年春夏之交,团扇大的彩蝶成群结队聚集在这里,传说是葛洪的道袍化成。
传说葛洪在罗浮山修成正果,仙去之时,百姓听说他升化仙班,纷纷赶来送行,只见葛洪的道袍顿时化为千万只彩蝶,在升仙洞飞舞,1800年来年年如此,这个自然现象很难解释?世界上难以用科学去解释的现象多,何必去追究它,存在就是事实……
葛洪升仙在蝴蝶洞,那他尸体哪去了,罗浮山只有他的衣冠冢。罗浮山志记载:"衣冠冢,在冲虚冠,葛仙尸解,葬其衣冠"。白日升天成仙,只是灵魄直接脱离尘世飞升了,但是如平常人一样死后留有尸体。《晋书•葛洪传》称他死后"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那葛洪的尸体葬何处,魏晋有归葬和迎丧习俗。遂他来罗浮山有其子侄,死后家人把尸体运回家乡句容埋葬,符合当时的风俗和常规。
可是我在写《陈文龙传》时去杭州西湖葛岭有葛洪墓,陈文龙也葬在葛岭。旁就是抱朴道院。因葛洪生前到过西湖爱这里的山水,有遗嘱葬在西湖山上。也许在运送尸体回句容途经杭州有什么变故。凡正葛洪墓在西湖葛岭,元代诗人吴莱有诗云:"人生扰扰间,颇觉天地窄。我忆抱朴子,高堂睨空碧。初阳出天上,照破葛古石。丹光动鼎铛,雾气浮冠舄。遗书上下卷,道妙或黄白。老衰及病叟,辛苦为形役。岂伊风鸾姿,终以狐兔宅。尸解本无形,空飞宁复迹?郑君应有传,勾漏恍若历。桻子倘可问,稚川特未隔。幽林来魍魉,缺井守蜥蜴。神仙果何人,海岳长戏剧。世传老聃死,吾谓方朔谪。虚坟谁所为,怪树独悲激。滿前湖与山,秋色落几席。因兹些尔魂,目送天边翤。"
这首诗写得好长,录于上,一是与陈文龙有关系,因陈文龙也葬在葛岭抱朴道院,也升仙了,作个佐证。我写《陈文龙传》时,多次到位于西湖畔的葛岭,也瞻仰过葛洪墓。二是近些年句容在县西一里许,发现了葛洪墓之说。一种驳斥。据说还有洛阳争葛洪墓在洛阳?
因搞旅游搞名人死人效应。总得尊重历史为前提,不要胡乱来窜改历史的真实。罗浮山还好,一直认为这里的葛洪墓是衣冠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