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旅游公路驿站以苏东坡“十六乐事”为灵感,将千年文人雅趣转化为可游可感的沉浸式体验。通过建筑与自然的巧妙融合,让古榕听琴、竹窗夜话、云海观山等场景从诗词走入现实;以艺术装置、风味茶饮等现代方式,使东坡笔下的闲适雅趣成为可触摸的生活美学。这不仅是文旅创新,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让文化在山水间扎根,让诗意重回现代人的日常。
今天
我们来欣赏
半山云海驿站——雨后登楼看山
(景观类)
设计概念:屋顶绿化与山体景观呼应,构建“登山路起点,自然观景台“的双重属性,实现场地高差转化为空间特色的设计目标。半山处设置“卧云榭”观景台,以 “最小干预自然”为原则,采用轻量化钢结构体系构建观云与登山终点的复合空间。平台设置轻质躺椅,为游客提供躺卧观云的沉浸式体验。观景台取名源于苏轼“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的诗意联想,既作为登山路径的终点,又以悬浮于半山的姿态成为观云赏景的焦点,诠释 “登山观云”的空间意境。
半山云海驿站位于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省道S254,结合惠州地域文脉与地形特征,体现“雨后登楼看山”的精神内核。配套包含咖啡、茶饮、重景环卫生间、停车场、绝佳观山观云点位等功能。
建筑大师胡兴与艺术家李怒携手,以“云阶·宋亭·天镜”为脉络精巧布局:山脚“山行驿”采用阶梯状平台设计,将咖啡补给区与登山口自然衔接,原木与玻璃幕墙构成通透观云前站;山腰“吾乡亭”取宋代飞檐斗拱神韵,以现代钢木重构传统亭阁,成为半山休憩与人文艺术展示的融合空间;峰顶“卧云榭”最为惊艳——整座观景台以轻钢塑造波浪形屋顶,外覆镜面不锈钢板,晴时映照碧空如天镜悬峰,雨雾天气则与翻涌云海浑然一体,游客立于悬挑玻璃观景台,脚下云涛奔涌,远山如黛,亲身体验东坡笔下“身临绝顶,万象入怀”的旷达之境。
半山云海驿站“雨后登楼看山”以苏轼“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豁达意境为魂,在南昆山云雾缭绕处打造三段式登高诗境。以最小生态干预嵌入山林,将登山径化作疗愈之旅,让游客在雨霁云升之时,感受登高望远的通透心境,更成为串联骑行休憩、艺术鉴赏与云端摄影的南昆山标志性景观。
我们想邀请你,
跟着苏轼的脚步,
在山野之间,
在驿站中探索人生乐事!
来源:微信公众号“龙门文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