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乡行
段兆军
点击进入:第一节——第六节
(7)林芝民俗第一村
由于8月8日到林芝已是晚8点多,十多个小时的颠簸,早已人困马乏,晚饭狼吞虎咽后,便早早进入梦乡,第二天又早早起床直奔大峡谷,无暇参观林芝的市区景点,故8月10日早餐后,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市容市貌以及藏东南的民俗风情。
林芝市是一个风景优美、文化丰富的圣地。这里山水风光明媚旖旎,尼洋河穿镇而过,四周森林葱茏,远山青翠叠嶂,尤其是流经整个林芝的尼洋河,更是给增添了无限风光。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千姿百态的各种花卉竞相开放,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敞靓丽,市容整洁、空气清新,氧气自然是相当的充足。漫步期间,让人心旷神怡,似进入仙境般惬意舒畅。曾经只有几座寺庙和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然成为具有都市风格的真正的现代化城市,怎不让人感慨万千。
林芝市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其缩影首当其冲的要数尼洋阁了。尼洋阁位于八一镇,是当地建筑的代表作,内有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了藏东南各民族和民间传统文化。
林芝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
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是林芝地区文物史上首座大型博物馆,高39米,建筑面积2829㎡,位于林芝县巴结村内,主体建筑于2006年9月建成。2020年,列为林芝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层重檐楼阁式建筑,是为林芝游览之旅和文化之旅提供的一个完整的文化标签和旅游坐标,拥有展厅14个,包括民族服饰、农耕文化、狩猎文化、宗教信仰、建筑艺术和林芝大地上遗留的新石器时代石器,林芝摩崖石刻,唐拉山摩崖造像、朗县列山古墓群,工布江达县太昭古城、秀巴千年古堡,米林藏王洞等等主题,集中展现了藏东南各民族民间独特的传统文化,馆内文物、实物2000余件(套),文字资料3000万余字,图片2万余张,创建了一物一图一表的实物档案,馆外建有滕王桥、吉祥宝瓶、西藏岩画石、娘乳神泉、天葬台遗址、玛尼堆、乡村民居等丰富的人文景观。
可惜,因该馆外围架满钢管,正在闭馆维修,故只在博物馆馆前一睹其雄姿,简要聆听讲解员简述,未能进馆直接感受参观,甚为遗憾。
林芝第一民俗村
游览了藏东南美丽宜人的自然风貌、来到了距林芝市20多公里的林芝第一民俗村。进一步了解藏东南人文风貌,乡土习俗,民俗风情,以及西藏和平解放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
西藏民俗第一村位于林芝巴宜区八一镇公众村,318国道旁,依山就势,景区由山间小道贯穿,行走其间,浑然天成,各种藏式建筑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山上,让人感受最原始的山村风貌和最时尚的农村新貌。
景区内民俗演艺厅、珞巴民居、工布民居、手工艺作坊、尼洋河水磨等依次展现。景区还有著名景点“千年核桃王”、以及“糌粑喷香”、“远古神佛”、“玛尼吉祥”等人文景点。
进入景区,身着藏族服饰、热情好客的村民们排列两行,给游客们献上了雪白的象征纯洁、神圣、智慧的哈达。以表达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的敬意和尊重。
来到藏民家里,热情的藏族小姑娘倒上香味扑鼻的酥油茶。当我端起茶碗,轻轻吹开浮在茶上的油花,品尝温热的酥油茶时,那个香甜呀直入心脾,满满的舒畅惬意。难得啊!时隔近40年,再一次喝上了浓郁香甜的酥油茶,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当年驻守大油库时,一有空就去曾是尼姑的光头老阿妈家里,喝老阿妈亲自熬煮的酥油茶时的既唱歌又跳舞的欢乐情景,那是多么温馨、又多么幸福的美好时光啊!
阿沛新村(网络图片)
阿沛新村位于米拉山东麓、尼洋河畔、川藏公路(318国道)旁的林芝市工布江达县东,距离县城约5公里。这里曾是阿沛家族的领地,也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的故乡。其村落以两层藏式小楼为主,彩饰屋顶和传统藏式设计,保留了原始风情。春夏时节,村落周围的草原峡谷百花盛开,景色如画,被誉为“西藏江南”的世外桃源。
阿沛庄园为西藏十二大庄园之一,宏大雄伟,建筑独特,由九座碉房组成,占地数十亩,主房为五层碉房,阿沛主房为西藏贵族最高等级的建筑之一。主房周围喇嘛经楼、贵族楼、娱乐楼、佣人房林立。庄园内草地、乔木遍布,有西藏最早的果园。现旧址仅存一幢两层碉房和几堵残垣断壁。
阿沛·阿旺晋美是最后一代阿沛庄园主,1951年任西藏地方政府赴北京谈判的首席代表,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回望当年十八军为解放西藏走过的艰难历程和阿沛*阿旺晋美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的巨大的贡献,不由让人感慨万分,肃然起敬。
领略浓郁而又质朴的藏东南民族风情后,傍晚时分回到了拉萨市,入住市中心城关区吉崩岗街道林廓北路12号金蕃大酒店。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段兆军:甘肃省会宁县人,1972年11月入伍,在空军西藏日喀则场站警卫连服役4年,1977年3月退伍后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现退休在家。

作者:段兆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