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景区面积不大,这里现在可参观的是三个景点。一个是宋井,一个是太子楼,还有一个是蛙池。
首先我来到宋井,是小朝廷在南澳岛驻在时在海边,挖的淡水井。这口井地处海边,长期受到潮汐的影响,井口经常被积沙所盖,因此平日里很难寻其踪迹。然而到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当地人意外地重新发现了这口古井,惊喜地发现,井里有源源不断的涌泉,水质清澈甘甜。直到1991年,旅居泰国的华人谢惠如,慷慨捐资,对古井进行修缮和扩建。井四四方方,周边长3.6米,砌着水泥墙,里边井的四周用多层长石条砌成,中间竖立一口圆形井,游人只能在水泥墙外观看,旁有个小亭写“潮书宋韵”四字。在这里观看了20分钟。
然后,步行距离宋口井200米的太子楼。这里是景炎帝及其弟少帝居住的临时皇宫。太子楼遗址规模宏大,坐北朝南,布局严谨。出土的瓦片和构件,展现时高超建筑工艺水平。由三开间正殿,两个偏殿组成,并呈现三进的深邃格局,气势庄严。太子楼遗址石墙上刻着几行字,字迹不清,内容难辩,传说宋室离岛时,曾于石室内藏有金银财宝,若有人能将石壁上的文字念成文,释其意者,石壁会自动开启,里边的宝藏归他所有,时至今日,石壁上的文字历历在目,藏金仍不见取走。
遗址前,还挖有一个古朴的水池,名为蛙池。传说当年小皇帝在此居住,夜晚的蛙鸣声此起彼伏,干扰皇帝的休息。大臣陆秀夫捕获了一只蛙王,在其颈部系上白纸一圈。次日,太子楼四周的蛤蟆脖子上都出现了一道白圈,叫声也变得嘶哑微。神奇的是,现在遗址,宋景后周边,依然能够见到这种颈部有白圈的蛤蟆。充满着传奇的色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