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夏日报】
夏日的贺兰山东麓骄阳似火,西夏陵游客中心的文创冷饮区却凉意沁人。7月15日,来自上海的游客张女士手持一支造型独特的雪糕,拿出手机拍摄记录。雪糕造型为西夏陵出土文物鸱吻,与身后的陵塔轮廓相映成趣。“既能解暑又能‘打卡’,这款文创雪糕把历史和趣味结合得太妙了!”张女士说。
这款文创雪糕已然成为西夏陵的“明星产品”,在游客间口口相传。其独特的造型和购买时味道恰似“开盲盒”的体验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只为一尝这充满文化韵味的美味。许多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手持雪糕与西夏陵合影的照片,形成了一种自发的宣传效应,使得文创雪糕不仅是消暑佳品,更成为游客来西夏陵必体验的特色项目。
文创雪糕在各景区的火热,诠释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新趋势,这也是西夏陵遗址活化利用的生动注脚。近年来,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深耕西夏文化IP,联合专业团队推出从文具、饰品到食品的全品类文创产品700多款。
文创产品的热销,只是文旅融合版图中的一块拼图。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西夏陵成功打造全国五十强研学线路“访文物、知家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深埋地下的历史变成了可触摸的课堂。
西夏陵开发高沉浸式VR数字体验项目“神秘的西夏陵”,游客可通过VR头显探访地宫、观赏壁画并互动,还复原了古迹,还原剧情。同时,利用数字建模构建虚拟空间,联动保护文化遗产,为申遗及后续保护提供支撑。
对于如何让遗产价值更深入人心,专家们给出了深层建议。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彭向前认为:“可以从出土的西夏文翻译的汉文典籍中,选取一些经典诗词、名言警句等,创作西夏文与汉字对照的书法作品,印制于文创产品上,让游客切身感知文化交融的魅力。”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院长杜建录则聚焦技术创新:“文化旅游要打造文化品牌,运用VR技术,虚拟体验与实地观光相结合,让游客有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如今,西夏陵正以申遗成功为契机,持续深化文旅融合。从一支能“吃”的文化雪糕,到一场能“玩”的历史研学,再到一次能“穿越”的数字体验,西夏陵正将历史遗址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文化空间,让世界遗产在当代焕发新生机,成为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亮丽名片。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