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3日讯 (记者蔡爽 通讯员陶火应)入夏的武汉热浪翻腾,新洲区道观河风景区一条名为土门河的1700米河道却化身“天然空调房”,成为市民争相奔赴的清凉秘境。每到傍晚,河道中央水花飞溅,孩童们或手持水枪追逐嬉戏,或专注堆砌水中小小“石墙工程”;岸上父母含笑守护,彩虹桥畔风筝摇曳。暑气蒸腾中,这片水域以其平均12℃的沁凉水温,织就了一幅动人的都市消夏图景。
大人小孩都爱在这天然空调房戏水。
谁能想到,这条如今碧波荡漾、承载着无数家庭欢声笑语的土门河,一年前还是淤泥堆积、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凼”。它默默流淌在道观河核心景区约2公里外,仅靠一座名叫“土门桥”的石桥标记着存在。
道观河景区盛名由来已久。它曾因山清水秀、环境清幽,长久以来是武汉及周边居民度假消暑的心仪之所。此番土门河的火爆“重生”也绝非偶然,是道观河生态保护的新续写。景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当地以生态保护为先导,斥资1700万元对包括土门河在内的行洪河道实施系统性清淤疏浚,同时大力升级配套设施、修缮道路、打造沿河微景观。
严苛守护终见成效:优质水体与两岸葱郁交相辉映,“清秀道观河,天然清凉地”的美誉在本地自媒体博主的轮番推荐下强势回归。自今年四月起,这片曾经的“臭水凼”华丽转身,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生态改善释放的红利,迅速转化为“清凉经济”的蓬勃活力,强劲辐射周边产业。每当夕阳为河道镀上金边,景区门楼处的曾记、熊大与道观农家三家传统火烧粑店铺前,购买的人流便蜿蜒成长龙——尽兴戏水后的家庭,总要用这一口质朴热腾的风味为旅程点睛。店铺灶火日夜不歇,仍难以满足络绎不绝的食客。更可喜的是,景区周边30余家农家乐、10多家民宿入住率显著提升,连药材基地等乡村特色产业也乘势而起,共享着生态保护结出的甘甜果实。
火烧耙店家门前每天排队。蔡爽摄影
市民的足迹,成为对道观河蜕变最有力的认可。上周末,长江新区武湖街居民陶军组织6个朋友家庭,驱车60余公里专程奔赴土门桥水域。十余位家长带着六个孩子,在清凉河水中尽情嬉戏,直至晚餐后才依依不舍踏上归途。“这里确实舒服又凉快!”来自邾城街道的何先生一家三口也专程驾车前来,戏水之后不忘去景区门楼处品尝一块热乎的火烧粑,心满意足地为这趟清凉之旅画上句号。即便是工作日,下午5时直至夜间9时后,前来消暑纳凉的市民依然络绎不绝。
【编辑 王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