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爱好者在梅岭沐光追风

7月的南昌,炽热席卷而来。位于南昌西郊湾里的森林绿道上,跃动着市民徒步登山、骑行追风的身影。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湾里距市中心仅30分钟车程,却拥有73.27%的森林覆盖率,山峰林立。近年来,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地理特征,湾里科学规划打造出一批户外运动项目。这个藏在都市边缘的山水秘境,已然成为南昌人夏日里“最滚烫”的向往。
尽享户外运动乐趣

早晨6点不到,梅岭长春湖进山入口处已经停满了车。穿荧光绿速干衣的张磊正弯腰系鞋带,背包里装着水杯、面包、巧克力等,9岁的儿子则和其他队员一起玩闹。
他们所在的“周末梅岭亲子徒步团”是在网络平台上临时组成的,这已是连续第三周来山里徒步。“好几组家庭都是老面孔了,大家已经形成固定习惯,每周都要来山里走一走。”张磊说,这里空气好,沿着山路一路向上攀爬,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亲近大自然,比让孩子在家看电视好得多。

如今的梅岭,涌现出越来越多网红徒步路线,被形象地称为“画鸡图”“画鱼图”,路程从5公里、10公里到33公里不等,难易程度各异,从儿童到年轻人、老年人,都能找到合适的路线。
张磊的经历在湾里并不新鲜。只要天气晴好,每天清晨五点至傍晚六点,湾里的每条户外路线都像被按下了快进键。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一串歌声,一群身穿运动服的老人拄着登山杖走过,领头的大爷回头喊道:“大家控制节奏,紧跟步伐,今天要挑战30公里全程!”

护林员杜中华对一位年近70岁的老大爷印象深刻,巡山时经常能碰到他。“他家住南昌市区,天气好的时候,每天都要坐公交车来爬一下老四坡。”
除了徒步登山,行走在梅岭森林绿道上,最常见的还有自行车骑行队伍。
正午的阳光把月亮湾山体公园的步道晒得发烫,但树荫里的休息亭依旧挤满了人。大学生小林正举着相机给朋友拍照,她们的山地自行车斜靠在栏杆上。

“梅岭既能体验休闲骑,也能挑战轻度爬坡,一边骑行一边感受山野清风。”挑战不同的骑行线路,成为小林和朋友每周最期待的活动,而她最喜欢的是梅岭环线、太平镇环线和狮子峰爬坡,“路况好,指示牌清晰,还有休息点,骑行环境特别友好。”

依托山水陆空的户外运动资源,如今在湾里,还能体验高山滑草、高空滑翔伞、越野四轮摩托、水上漂流等项目。曾在湾里组织过户外及运动用品展的浙江黑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瑞海说:“如今的湾里已经有了非常多的户外运动业态,而且户外资源的融合做得也很不错。”
基础设施升级完善

“五年前第一次来骑行,走的路坑坑洼洼,我的车胎都被扎破过。”骑行爱好者周鹏记忆犹新,“现在从城区到梅岭的山路,沥青路铺得平平整整,路边还修了专门的骑行道。”
道路的变化,藏着湾里对户外运动者的细心:弯道处设置了减速带,临崖路段加高了防护栏,沿途主要景点旁还修建了观景平台。
近年来,溯溪成为深受欢迎的夏季户外项目。为给市民游客提供更好体验,湾里各乡镇对辖区内港道开展了疏浚清淤等工作。

基础设施的完善,让湾里的户外运动有了更丰富的可能。近年来,湾里建设了21条游步道,总长近120公里,同时修补路面、增设道路标识牌、休息亭、急救设施等,为户外运动爱好者创造了良好条件。
停车难曾是湾里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去年夏天,张磊就因找不到车位,在景区门口绕了四十分钟,最后把车停在三公里外的村子里,步行过来。“现在来湾里,会发现新增了许多停车位,还有充电桩,上次来还看到有人开着新能源车在这儿充电。”
从道路到停车场,从休息亭到淋浴间,湾里的基础设施像一张细密的网,接住了户外爱好者的需求。
湾里管理局文旅办旅游股股长龚凌介绍,今年以来,湾里管理局投入500万元,对竹海明珠景区游步道、长廊、休闲设施等进行提升改造,新增水上超级大滑梯、水上闯关、水上城堡等10余个娱乐项目。下一步还计划对狮子峰、竹海明珠、月亮湾山体公园内的16座旅游公厕、30套垃圾箱、14块指引牌、2块导览牌进行提升改造和更换,进一步增强游客体验感。
专业力量助力发展

今年7月,升级改造后的梅岭漂流重新对外开放,一到周末就成了大人孩子们户外水上游的欢乐世界。

上周末,还未走进梅岭漂流售票处,就听见远处传来游客的笑声和惊呼声。来自高安的刘女士一家刚玩完一圈,忍不住夸赞:“太赞了!这里水质清澈,全程平缓不危险,大人小孩都能玩。”
记者看到,出发点的漂流船已所剩不多。工作人员解释,现在正值暑假漂流旺季,游客很多,人多时还得排队。

近年来,湾里梅岭漂流名气不断上升。“这主要得益于引入第三方运营公司——江西梅岭漂流旅游有限公司,他们不断适应市场定位,及时调整运营方向,为游客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水上户外项目。”同行的梅岭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今年是我们运营梅岭漂流的第7年,为适应当下火热的家庭游市场,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升级改造,引入更适合家庭、多人乘坐的漂流圆船,疏浚水道让水流更平缓,提升淋浴更衣间设施,增设停车场等。”江西梅岭漂流旅游有限公司潘经理告诉记者,“从开放运营以来的成效看,确实很受欢迎。”
专业的运营不仅提升了湾里户外运动的服务水平,也让湾里的户外热有了持久动力。
社会化运营让湾里的户外运动潜力得到充分释放,露营基地、高山滑草、高空滑翔伞、越野四轮摩托等一系列项目越来越受欢迎。“周末来这儿的年轻人特别多,很多人体验完就直接下单买装备,说下次来湾里就能用。”漂流附近一家露营基地的店员说,“我们还和附近的农家乐、民宿合作,以折扣券的方式相互推荐顾客,大家都觉得划算。”

当前,湾里已接待各地户外运动企业近300家,徒步越野、露营、亲子乐园等一大批户外项目在此落地生根。
户外经济释放乘数效应

从户外运动到餐饮、住宿、产品消费,湾里的户外消费市场多姿多彩,涌现出许多户外用品店、山地自行车店等,为山里农家乐和民宿带来客流。
户外运动装备店的生意格外红火。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招贤大道贤甫小区沿街的一家商铺,不大的店铺内陈设着各类户外用具。店员介绍:“我们主要经营户外用品,可租可售。”
他说,近年来随着湾里旅游名气越来越大,来这里户外休闲的游客不断增多,有些顾客路过时会租一套户外装备,“如果自己买可能要上千元,但租的话,6人套餐一天不到100元,很划算。”
暑假期间,湾里的不少民宿,都需要提前预订。“七月初就有人预定八月的房间了,很多客人一住就是三四天。”经营民宿的陈女士说,许多客人白天来户外游玩,晚上在民宿休息,也方便早起看日出、傍晚看日落。

户外热还带火了乡村土特产和各类采摘游,在湾里各旅游景点能看到许多售卖土特产的村民。在湾里见山市集上,游客特意前来购买土特产。村民王大妈的摊位前围满了人,她卖的是自家种的蔬菜和茶叶,她说:“很多从市区来锻炼的老人家,最喜欢买土特产,早上来爬个山,然后带些山货回去。”
故事没有终结章。这个夏天,南昌用一首山野间的户外“欢歌”,证明美好从不缺席,只等我们走出空调房,去山野间、阳光下,去那些热气腾腾的生活里,遇见更多可能。当户外融合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必将为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数据显示,今年1-6月,湾里旅游人次为970.69万人次,同比增长5.8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