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景区在国道上设卡收费,这到底是什么“骚操作”?
最近,一位驴友在甘肃遇着件邪乎事:开着车沿248国道好好的走着,突然被一群穿迷彩马甲的人给拦下,说他进了扎尕那景区,得交80块钱门票。
哥们儿当时就懵了:“我走的是国道啊!你们是路政还是交警?凭啥收费?”对方眼皮都不抬:“这条道穿景区过,超过3小时就算游客,规矩懂不?”
这事儿在网上吵翻了天,有人晒出视频:景区用铁栅栏把国道拦得只剩单车道,工作人员拿着POS机挨个敲车窗,连拉货的卡车司机都得摇下车窗解释半天。
更绝的是,有游客发现,从四川往甘肃走不收费,反方向却必须交钱,合着这收费站还搞“单向放行”?
一、3小时限时:是规矩?还是套路?

扎尕那景区后来出来解释,大意是说:“48公里国道穿景区而过,正常1小时就能跑完,给3小时已经够意思了。”
这话听着有理,可老司机们都笑了:那路是盘山路,弯弯绕绕限速30,碰上牛羊过马路、对面来车错个车,没俩小时根本打不住。
有个广东游客更冤,堵车堵了40分钟,刚到3小时零5分,就被拦下补票,人家拿出行车记录仪作证,对方说:“堵车?那是你运气不好。”
最让人膈应的是这规矩藏得深。

去过的人都说,国道入口没任何提示,等被拦下了才知道有“3小时红线”。
有个导游吐槽:“我带团走了十趟,每次都得跟游客提前打招呼,说这段路堪比科目三考试,脚底下得带点油门,不然就得挨‘宰’。”
二、全国景区都在玩的“圈路术”
其实扎尕那不是头一个这么干的。
前年泸沽湖在省道设卡,说“进景区就得先买门票”,被游客告到法院;

云南虎跳峡更绝,要求20公里山路30分钟跑完,超时补票,司机们调侃:“这是逼我开赛车呢?”
这些景区玩的都是同个套路:把公共道路圈进景区范围,再用“限时过境”当幌子收费。
有律师扒出猫腻:《公路法》明明白白写着,国道属于国家财产,任何单位不能擅自设卡收费。
泸沽湖后来被央视点名,乖乖的拆了关卡,怎么到了扎尕那这儿,就成了“地方特色管理”?
更讽刺的是,扎尕那去年刚评上“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颁奖词里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果现在整出个“拦路收费”,网友吐槽:“这是和谐共生,还是强行共生啊?”
三、风景再好,也架不住吃相难看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数据,扎尕那景区今年“五一”收入1600多万,比去年涨了三成,可民宿老板们却愁眉苦脸。
四川来的客栈老板娘算过账:今年回头客少了一半,好多人电话里就问:“你们那儿国道还拦着不?”有个重庆游客更直接:“80块钱不算啥,但这口气咽不下,这辈子不会再去。”
要说这事儿啊,还惊动了外地旅行社。
甘肃本地导游小章说,现在组团去扎尕那,你得提前跟游客签“免责声明”,说明国道可能收费,不然回来准挨投诉。
更要命的是,这事儿传到国外,有东南亚游客在论坛发帖:“中国景区连国道都收费?”你说尴不尴尬?
四、想赚钱可以,但别玩阴的

其实游客不是不愿花钱。
去年扎尕那推出的藏式家访项目,120块钱能跟着牧民挤牛奶、做糌粑,天天满员;
今年搞的星空摄影专线,哪怕收200块,报名的人都排到下个月。可你把国道当收费站,就像去饭馆吃饭,刚进大堂就被拦着收“路过费”,请问一下这搁谁能乐意啊?

有个老旅游人说得实在:“真正的好景区,得像西湖那样,免费敞开了逛,靠餐饮、住宿、体验项目赚钱。整天琢磨着怎么把公共道路圈起来收费,格局还是小了。”
五、结尾,我想再唠几句
说到这里,我想起前不久甘肃马蹄寺在乡道收费的事情,你看这事儿还没着落呢,如今扎尕那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说句实在话,作为一名普通游客,可以理解景区收费的行为,但是不理解不明不白的收费。扎尕那的雪山草原再美,要是让游客觉得“来一次就够”,那才是真的砸了自个儿的饭碗啊喂。
温馨提醒:本文部分配图系网图,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今日互动】对于甘肃扎尕那在国道设卡收费的事儿,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甘肃旅游# #甘肃扎尕那##扎尕那景区# #头条带你游中国# #头条带你游甘肃# #夏日生活打卡# #甘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