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角山长城脚下的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正式开馆。至此,京津冀范围内已有5座长城博物馆(北京八达岭、张家口大境门、唐山喜峰口、天津黄崖关、秦皇岛山海关)。
“第五座长城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将掀起京津冀新一轮长城旅游热潮。但是长城这条横亘千年的巨龙,不应只是沉默的风景,三地应携手打造京津冀长城文化体育旅游带,开辟一条既传承历史荣光,又激活当代价值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带。”河北经贸大学研究员、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武义青接受本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京津冀三地长城文体旅协同发展面临资源整合不足、跨区域协作尚未形成有效合力等挑战,为此他提出六条建议。
强化顶层设计与协同机制
将京津冀长城文化体育旅游带规划建设纳入京津冀联合办重要议事日程,推动规划统筹、政策制定、标准统一、重大项目协调及监督评估;制定专项规划与行动计划,编制《京津冀长城文化体育旅游带建设总体规划》及配套的交通连接、生态保护、产品开发等专项方案,明确各段主题分工;建立统一品牌与推广平台,打造“壮美长城·活力京畿”统一品牌形象,建设集信息发布、票务预订、线路定制、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
深化文化内涵与活化利用
构建主题化文化体验体系,依据各段长城特色(如居庸关军事文化、金山岭摄影艺术、黄崖关戚继光文化、喜峰口水下长城奇观),打造一批集遗址展示、数字演绎(AR/VR)、情景再现(沉浸式演出)、非遗工坊、研学教育于一体的文化体验基地;研发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深入挖掘长城沿线历史典故、建筑艺术、戍边生活等元素,开发兼具文化价值与市场吸引力的文创商品、数字藏品、主题出版物;打造标志性文化活动品牌,策划举办“京津冀长城国际文化节”、“长城古道马拉松”、“烽火台音乐季”等大型周期性活动,形成持续影响力。
创新体育业态与赛事活动
开发特色体育休闲项目,在严格保护文物本体和生态环境前提下,科学布局登山步道、山地自行车道、攀岩(人工岩壁为主)、露营、徒步穿越(如“京畿长城百公里毅行”)、低空滑翔(指定区域)、水上运动(结合天津滨海、潘家口水库等)等户外项目;引进和培育高水平赛事,积极申办或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城主题赛事(如山地自行车耐力赛、定向越野锦标赛),同时培育群众性体育赛事(如全民登山节、长城风筝赛);建设体育服务设施网络,在长城沿线关键节点及集散中心,合理布局户外运动装备租赁、专业向导服务、急救站点、简易休憩补给点等设施。
完善旅游服务与基础设施
构建快进慢游交通体系,提升连接长城核心景区的高速公路、高铁站点覆盖,优化景区间旅游专线巴士,完善长城沿线风景道、绿道、慢行系统(骑行/徒步)建设,设置观景平台与解说系统;打造多层次住宿餐饮体系,鼓励发展长城脚下精品民宿集群、文化主题酒店、生态露营地,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长城宴”及绿色生态餐饮;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实现主要景区5G覆盖、智能导览、无感支付、客流监测与预警,推广电子解说、线上预约、虚拟体验等智慧应用;健全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建设生态厕所、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站、游客中心(含文化展示、咨询、医疗、母婴服务)、无障碍设施。
筑牢生态与文保底线
实施严格保护管控,划定长城保护核心区与建设控制地带,严格落实《长城保护条例》,建立长城资源动态监测与风险评估系统,运用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巡查、传感器监测)加强本体保护;践行生态优先理念,所有开发建设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实施沿线山体修复、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工程。推广绿色建筑、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如电瓶车、共享单车)、全流程垃圾分类处理;建立环境容量预警机制,对核心景区实施科学合理的游客承载量管理,推行预约制与分时游览,避免超负荷运行。
创新政策与保障机制
拓宽投融资渠道,设立京津冀长城文旅发展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PPP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税收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文旅专属信贷产品;培育专业人才队伍,联合高校、研究机构设立长城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研究基地,开展文物修复师、户外运动指导员、文化讲解员、智慧旅游运维人员等专业培训;深化利益共享机制,探索资源入股、就业优先、技能培训等模式,保障长城沿线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优先获益,激发其参与保护与发展的内生动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韩梅,琚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