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浙江衢州市衢江一路向东,有芝溪汇入地,名为“盈川”。
盈川村,现隶属于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唐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开始设县,元和七年(812年)撤销,县治120年。宋代时盈川改为乡,明清时改为盈川村。
光阴流转、朝代更迭,“盈川”之名却始终不变,盈川村被评为省首批千年古村落。
盈川古码头,早在唐初时期就是钱塘江上游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通往衢州、金华、杭州的重要津渡。
亭联:苍苍烟画千岩秀,泛泛花流一水长。取自宋代诗人赵鼎七绝,后两句:会向武陵寻避世,此身已是捕鱼郎。
公元692年,初唐四杰之一、首任县令杨炯(650-693年),从洛阳来盈川赴任,就是走水路到盈川古码头登岸。因杨炯的诗句“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盈川古码头还有一个雅称“明月满川”。
南宋诗人杨万里题诗:下滩一日抵三程,到得盈川也发更;两岸渔樵稍灯火,满江风露更波声。
民国后因河道淤积且公路铁路交通发展,盈川逐渐失去航运功能,但是盈川古码头的下水台阶保存下来,成为一处水文化遗迹。
如今建成盈川滨江步道,长廊建筑还原唐代风貌。
盈川古渡,修建于明末清初。现为衢江区文物保护点。
楹联:千年遗爱踏遍青苔觅古井,一桨清风归来明月满前川。
渡口平台宽6米、长18米,相传古渡是弘一法师李叔同曾由此上岸,“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作者。
盈川机埠,20世纪六十年代由苏联专家指导修建,时为“衢江第一机埠”。机埠通过4套水泵机组,引衢江水灌溉高家镇、莲花镇和十里丰等地农作物。直到上世纪90年代铜山源水库建成蓄水,盈川机埠的灌溉作用才被取代。如今盈川机埠形影相吊、伫立江边。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5月,太平军侍王李世贤主力入衢,屯兵于盈川一带,与清军浙江巡抚左宗棠部对峙。后李世贤战败,率部撤离盈川、回师天京,左宗棠部便在盈川训练水师并建造大船百余艘,水路直下与金华、杭州等地太平军决战。
现盈川以西百余米处尚有太平桥等遗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