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旧城镇正好遇上赶集,赶完集后本想返程,但又觉得来到旧城镇不去参观弄良明墓岂不是白来,为此再次来到弄良明墓走一趟。本人参观弄良明墓有三次,头一次参观后觉得震撼,不敢相信远离城区的山村竟然有这么庞大的墓园。第二次来参观是前几年,回来还发表过文稿,此次前来觉得弄良明墓存在的意义大过历史意义,为此在写一篇文稿,就当是宣传平果市的文旅资源。
弄良是个地名,也就是土司墓安葬的地方,位置很好找,旧城镇往民江村方向1.5公里处,往右边看能看到文保碑。弄良明墓是1994年颁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平果市境内的省级文物不多,旧城镇拥有这么一座文保,对于发掘旧城镇的历史,旧城镇的墓葬文化和古代土司墓葬文化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省级文保碑旁有块碑,碑文岑氏墓比较醒目,岑氏墓边还有平果县文物保护单位,是1992年颁布的文保。1992年是县级文保,1994年改为省级文保,弄良明墓要是用现在官场升职规则算是破格提拔,县级直接升为省级,绕过市级文保这道坎。不见得奇怪,可能就像墓主人岑瑛一样,四品级土知州直接升格为正二品土知府,升职之快是明朝时期少见的。
顺着石渣路走20米看到一块望柱,望柱顶上有狮子,狮子是武官墓葬的顶配属品,足以见得墓主人岑瑛生前是个武官。望族的分类有很多种,顶部狮子,有龙缠望柱的为正一品武官,龙是皇帝的象征,如果皇帝不恩准,遂意在望柱雕刻龙被灭族都有可能。原本有两根望柱,“除四旧”运动的时候有一根望柱被推倒,望柱不知所踪。
弄良明墓分有墓园区和墓葬区两部分,大致有五亩地,墓园内有石马、石羊、石狗、石象还有石佣,石佣就是石头雕刻的石人像。石雕像分列两排,中间有一条道通往墓葬区。这条道可不是普通小道,在行话里说是神道,进入神道得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当然,也只是说说而已,思恩府改土归流后岑氏家族失势,可能都没有武官文官来祭拜过。
墓主人岑瑛,岑仲淑后裔,田州知府岑永泰长子,为培养岑瑛将其派遣思恩州任土知州。岑瑛任思恩土知州期间东兰、南丹等土民反朝廷,岑瑛应朝廷号召带领思恩州兵勇前去平乱,因功勋卓著而将思恩州升格为思恩府,岑瑛则任思恩土知府。岑瑛是田州土知府的长子,原本可以世袭田州土知府,但岑瑛已经是知府,朝廷便将田州土知府袭传于次子岑敬。
不知是朝廷有意为之,还是为预防岑氏家族做大,出台个一地不能有两府的政策而将田州府降为州,也正是田州府降为州,岑氏家族的实力开始减弱,以至于到明朝嘉靖年间思恩府被改土归流。岑瑛将思恩州升格为府,旧城镇是府治所在地,后来搬迁至乔利堡,思恩府所在地则更名为兴宁堡。
岑瑛生有岑宾、岑遂两个儿子,按世袭传统理应由岑兵世袭,但最后却由次子岑遂袭职,这期间又是一段岑瑛铁面无私的故事。岑瑛带领兵勇到桂林操练,将思恩府由岑宾代管,岑瑛不争气,勾结恶霸、欺男霸女,岑瑛得知后返回思恩府,还没到思恩府岑宾害怕而上吊自杀。成化16年(1480)岑瑛终老,次子岑遂袭职思恩土知府。
岑遂就任土知府期间规规矩矩,不能说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也能安分守己并且能安全的度过整个人生。岑遂终老后由岑浚袭职,岑浚因反朝廷最后被明军所灭,思恩府就此改土归流,岑浚在寨城山被明军打死,也有说是自杀。岑浚有岑宏一子,朝廷为了彻底解决后患,将岑宏贬为民,也有说岑浚被灭门,岑浚一脉灭绝。前段时间有网友留言马山县林圩镇还有岑宏后人,是不是真的往后有时间再去看看。
岑瑛墓葬在弄良,不知是二次葬还是首葬,按当时的丧葬习俗应该是二次葬。岑瑛终老时正值夏天,要是在乔利堡将尸体运到弄良,尸体可能早就腐臭,运输尸体的差事恐怕都没有人接。岑瑛墓前有墓碑,可惜在多年前被砸,墓碑不知所踪。岑瑛后人每年都来扫墓,今年还给岑瑛立一块小碑,可惜的是被砸两段了。岑瑛新墓碑被砸,应该不是破坏文物者,而是对当地岑氏家族有仇恨的人。据说岑氏家族在桂西北失势后担心土民报复而改姓,岑改何姓不得而知,相信未来有机会能碰到岑改姓的族群。本文纯属茶后文,没有多大的历史价值,看过就好,谢谢。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