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加琪
离八一建军节越来越近了,老战友张建民的电话打来了,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今年太白县凉快得很,咱们战友们在此聚聚吧!",电话这头的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入夏以来,气温节节攀升,才六月中旬,屋里已经像蒸笼一样闷热。
放下电话,我立即在战友中问了问,没想到响应者众,短短时间就有几个战友说:“建民也邀请了我们,並热情要求带上家属”。
七月中旬,我们一行十余人由宁陕、石泉分乘三辆车,向着太白县进发。车过秦岭梁,气温骤降,打开车窗,凉爽的山风扑面而来,与山外三十多度的高温形成鲜明对比。大家感叹道:"这哪是避暑,简直是'逃暑'啊!"
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海拔千米以上,素有"天然空调城"之称。这里山高林密,溪流纵横,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建民老战友夫妻俩提前一天就来到这里,在"万福酒店"为我们订好了房间,一进院门,一阵清凉的风迎面而来,就像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让人顿时感到神清气爽。
刚进房间,"尝尝这个!"老张热情地端出一袋麦黄李,"这是他们当地特有的水果,香甜脆口。"我们迫不及待地咬了一个,果然满口飘香。
他笑着介绍:"别看个头小,但它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应季水果,属于绿色产品,都是城里难买到的好东西。"他的鬓角已染霜色,可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里,仍藏着当年年轻时的那股子机灵劲。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海拔1800米的青峰峡,大家尽兴的拍照留念,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的天生氧吧,蓝天白云,碧绿的植被,清澈的小河,站在山间,云海翻腾,群山如黛。
一个战友突然诗兴大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不就是咱们当兵时的豪情吗?"大家纷纷附和,笑声在山谷间回荡。

当我们在青峰峡的栈道上兴致勃勃地拍照时,忽闻头顶传来轰隆水声。老喻眼尖,手指前方惊呼:"快看!瀑布!"我们循声望去,只见峡谷深处,一道银练自几十米高的悬崖倾泻而下,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这便是这个景区最负盛名的'青峰峡飞瀑'了。"当地茶馆老板自豪地介绍,"最妙的是夏季水量充沛时,飞溅的水雾能在阳光下形成彩虹。"
我们加快脚步来到瀑布近前。只见那水势如天河倒悬,从黝黑的岩壁间奔涌而出,撞击在下方的巨石上,激起漫天水雾。水珠随风飘散,沾湿了我们的衣襟,带来丝丝凉意。一个战友惊叹道:"这青峰峡的瀑布,却是壮观!"
我们在瀑布旁的茶馆而坐。山风裹挟着水雾拂面而来,带来丝丝凉意。不远处的溪流中,几个当地孩子正在嬉戏打闹,欢笑声在山谷间回荡。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军营里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训练之余,我们也曾这样在溪边休憩,谈天说地。
老张站在栈道尽头,忽然感慨道:"你们发现没有,这瀑布就像咱们的战友情——看似平淡的日子里,总能在某个转角给你惊喜;经历岁月的冲刷,反而愈发清澈动人。"
归途的车上,一个战友老伴翻看着照片,突然说:"你们战友之间,怎么连看瀑布都能看出军人的浪漫来?"我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想起瀑布飞溅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的样子——那分明就是战友们欢笑时眼中跃动的光芒啊。

站在青峰峡的观景台上,眼前的景色只见群峰如剑,直插云霄,最险峻处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这山势确实险峻。"
老喻扶了扶太阳镜,眯着眼打量,"我记得当年小时候砍柴时,我们曾经征服过这样的山崖。"话虽这么说,但此刻我们都只是站在观景台上远眺,连尝试攀爬的念头都不敢有。
山间的植被郁郁葱葱,松树、冷杉、灌木层层叠叠,将整个峡谷装点得生机勃勃。家属们忙着拍照,而我们几个老战友则坐在观景台的长椅上小憩。老张指着山坡上一片特别茂密的山林说:"那片冷杉林,少说也有好多年树龄了。你们看,树干笔直得像当年我们年轻时挺拔的身材。”
"我望远处的风景,忽然明白:有些风景,不必登临;有些记忆,不必重温。站在适当的位置欣赏,反而能看得更真切、更长久。
青峰峡的美景,我们虽不能亲身攀登,但这份"望山兴叹"的情谊,或许比征服山峰更有意义。就像我们这一代人,虽然青春已逝,但站在人生的观景台上回望,那些与战友们共同经历的岁月,依然是最壮丽的风景。



编辑:毛 秘《白浪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