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渭河河畔
八百里秦川西端,渭水悠悠流淌,一座名为宝鸡的古城静静伫立。这里曾是“凤鸣兴周、姜尚垂钓、陈仓奇袭”传奇经典的发生地,是周王朝崛起的摇篮,是姜子牙遇贤主开启传奇的地方,也是楚汉争霸天下的关键战场。这些跨越千年的经典故事,生动地向世人展示着宝鸡的辉煌过往。
宝鸡大剧院
一、凤鸣岐山,周室肇兴
传说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统治时期,在岐山县周原之上,有人目睹凤凰栖息于梧桐树梢,其身上的羽毛五彩斑斓、绚丽夺目,清亮的鸣叫声响彻天际。当时的周族首领季历视此为祥瑞之兆,率于是领族人在此定居,开垦农田、兴建城邑,逐步发展壮大。
周原景区
季历之子周文王姬昌继位后,广施仁政于民,制定礼乐制度,并且宽厚待人,引得众多贤才归附。到了周武王时期,周族实力日渐雄厚,于是联合诸侯联军一举推翻了商朝统治,建立了我国奴隶制寒舍的最后一个王朝--西周王朝。如今,从岐山周原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上,凤凰花纹清晰可见,进一步印证了“凤鸣岐山”这一经典传奇。
老街雕像
二、太公垂钓,愿者上钩
在如今的陈仓区磻溪渭水之畔,有一块留下两道凹痕的“跪石”,相传是周文王拜见姜子牙时留下的印记。商朝末年,饱读诗书、身怀治国安邦之才,已年届七旬的姜子牙在此垂钓三年。与其他垂钓者截然不同的是,他的钓钩竟然是直的,不仅不挂鱼饵,而且悬于水面三尺之上。于是有人便嘲笑他这样不可能钓到鱼,而姜子牙却答道:“我钓的不是水中鱼,而是能成就大业的贤明君主。”周围人感到很稀奇古怪,于是便一传十,十传百,消息四散传播。
宝鸡钓鱼台风景区
消息传到周文王耳朵里,开始半信半疑,但有次外出打猎前,文王占卜得知将遇贵人相助,于是便赶至渭水边,与姜子牙交谈,发现其对治国安邦、军事谋略等无一不精。文王于是大喜说道:“我祖父曾预言将有圣人助周兴盛,而您正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太公望!”此后,姜子牙尽心辅佐周家父子推翻商朝暴政,开启了周王朝长达八百年的统治。如今的磻溪钓鱼台,常有游客效仿姜子牙,以直钩垂钓,不是为了钓鱼,而是感受那段“愿者上钩”的千古佳话。
钓鱼台风景区
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之时,楚霸王项羽拥兵自重,违背“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盟约,将率先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的刘邦分封到偏远的巴蜀汉中,并派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秦朝降将驻守关中要地,阻挡刘邦东进。而汉中四周群山环绕,而当时唯一连通汉中与关中的褒斜栈道(即今天的姜眉路),已被刘邦听从张良迷惑、麻痹敌人建议焚毁。
秦岭栈道
为了帮助刘邦一统天下,成就大业,大将军韩信制定了一个奇谋,即表面派遣万人在褒斜道大张旗鼓地修复栈道,持续三个月的施工声响彻山谷;实际亲率精兵,绕道西边隐蔽的陈仓道。而这条藏于秦岭深处的小道极为狭窄,仅容单人匹马通过,几乎无人设防。当章邯在栈道南口严阵以待时,汉军突然从陈仓突袭而出。一番激战,章邯败退,刘邦成功拿下关中,为日后战胜项羽奠定了重要基础。
陈仓故道大散关
如今,凤鸣岐山的周原故地、姜子牙直勾垂钓的钓鱼台、陈仓故道上的大散关、嘉陵江源头、凤县县城、灵官峡等,已成为宝鸡市民和众多游人休闲旅游、探索秘境之所。若有机会来到宝鸡,不妨前往这些地方,探寻历史留下的痕迹,感受千年前的历史激荡和风云变幻。
故道新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