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认识一座桥梁,领略一处风景,读懂一篇历史。凝结先人智慧,跨越历史长河,讲述今古传奇。
绍兴霞川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风景区,横跨府河,是一座南北走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长10.4米、宽1.65米、高3.20米的三孔石梁桥。桥墩刻有桥联:“剪取鉴湖一曲水,缩成灜海三山图”,桥梁刻有“霞川桥”三个字。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陶渊明第45世孙陶浚宣(1846—1912,字文冲,别号东湖居士,绍兴陶堰人,清末书法家)拿出自己为官薪水及书法所得收益,在族人的帮助下,大力开发绍兴东湖,将当时人们视如敝屣的箬(ruò)山北麓变成精美的园林艺术精品,其中就包括这座霞川桥。
霞川桥两墩三洞,把湖水巧妙地分成三行,远望如“川”字。每当霞光穿过桥孔,湖面金光映照,风景异常优美,令一心归隐的陶浚宣心旷神怡。
陶浚宣不由想起元朝诗人程钜夫《重送戴道士》中“霞川随处是,何必武陵溪”,于是将桥命名“霞川桥”。
优美的湖光山色,悠悠古桥,也吸引了不少影视作品来此取景。86版《西游记》第16集《趣经女儿国》中女儿国子母河就是取景于此,影片中地唐僧师徒四人初到女儿国,其经过的桥就是霞川桥。
桥是最近的距离,也是更远的远方。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人,本人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