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盘州市石桥镇的洞上洞景区,有一道从岩缝中奔涌而出的瀑布。
这一瀑布并非完全天然形成,而是人工水渠与喀斯特地貌协同作用的杰作。在雨季水量充沛时,瀑布尤为壮观,成为了当地的一道靓丽风景。
洞上洞瀑布的水源主要依赖于一条人工开凿的水渠,其设计时“有意泄漏”部分水流,通过开凿的泄水口,使部分水流溢出并沿陡崖跌落,形成落差30余米的瀑布。
上洞顶部的岩缝成为水源通道,与下洞暗河、中洞旱洞共同构成“三洞相连”的独特结构。水流自山顶岩隙垂直下泄,使瀑布看起来仿佛从山体“自然涌出”,如银河倾泻,气势磅礴,豪迈坦荡。
尽管人工水渠是瀑布形成的关键,但其壮丽形态离不开喀斯特地貌的天然条件。瀑布所在的岩层因长期溶蚀形成垂直陡坎,为水流跌落提供了天然落差,而下洞的暗河与岩缝渗水则在旱季为瀑布补充水渠水量。
洞上洞瀑布是人工干预与自然地质协同作用的产物,这种结合既体现了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改造智慧,也保留了地质演化的原始魅力,使其成为了盘州山水画卷中灵动的一笔。
记者:马云 王可仪
编辑:张亚 唐婧
责编:邹兴乐 刘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