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乌那隆寺,Wat Ounalom,位于金边中央广场附近,去柬埔寨皇宫几分钟步行可到。
对于乌那隆寺,网上好像搜不到太多资料,寺内的柬语介绍更加看不懂。据说乌那隆寺始建于1441年,1979年重修,是金边市内最大的佛教寺院,一座“非常古老”的寺院,也是柬埔寨佛教组织总部和中心。又据说乌那隆寺主塔中供奉着1890年从斯里兰卡迎回的佛祖骨灰,寺内曾居住了五百多名僧侣,现在想想当年的规模可谓巨大。
寺内转悠了几圈,好像怎么看都不像一国之组织中心“该有”的模样,僧侣寥寥无几(也许正在室内做功课或午寝不得知)。除了我,几乎看不到别的游人。
不知是否由于少有人像自己这般正午酷热时分还执着地出来闲逛游荡的原因。
对于柬埔寨的寺庙,一直有个不太明白的疑惑,一些据说是几百年前的古老原建或至少是几十年前重建的庙宇,按常理想,殿堂柱石的外壁,应该早已淀足了岁月烟尘而变得斑驳漫漶了,然而每每踏入,种种崭新光亮黄白主调的建筑映入眼帘,更有围墙角落或场院中央高高矗立的毛坯佛塔,等待装修工人的打磨上色刷漆至金碧辉煌,让人不免怀疑,是否走错了地方。
再想也就稍稍释然了,初见国内众多古镇古村古庙古楼,不也是似曾相识的“重逢”的味道么。
可能到底还是因为自己乃井底之蛙孤陋寡闻的缘故吧。
不如把眼光渗入到冰冷砖石背后“理念”的一脉相承,休理它“始建”“翻建”“重修”,少了“古迹洁癖”的干扰,反而更能放松自如地去触及凝固在建筑里的文化话语。
参观期间,偶遇一群当地小伙,看模样应是金边某学校学生无疑,其中一位小哥拿着专业微单拍照,其他伙伴轮流充当模特,看得出来大家均为初涉摄影,无论摄影师的动作,还是模特的姿势,都显青涩和生疏,但这丝毫不影响小伙伴们凹造型的热情,不亦乐乎。
旧世界与新时代的碰撞,在金边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破旧民居下的亚马逊咖啡,街边平房里的“国际学校”,五号公路上奔走的瘦骨伶仃的白牛和丰田,机车少年从黄衣乞僧身边风驰电掣过后的背影,无一不在告诉我,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