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戴上VR眼镜,在光影交互中与青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人隔空对话……这是《恰同学少年》VR大空间版中的一幕。7月25日,野子科技的相关负责人正忙着该项目的收尾,这个由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企业湖南野子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南天择城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项目,将于不久上线。
在马栏山,年轻创业者用“数字+文博”的交融创新,编织出一张穿越时空的网,让文化遗产在虚拟世界里“焕然新生”。近日,记者实地探访马栏山多家企业,看马栏山如何构建起“技术研发—数据应用—场景消费”的完整数字文博生态链,打通数“智”文博“任督二脉”。
数字工匠的“文物复活术”
在马栏山,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的运维人员正为新入库的文物欢呼。作为“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线上博物馆,“山海”APP的研发背后是湖南大河智影科技有限公司等马栏山企业的共同参与。
据介绍,“山海”APP的文物采集系统——“历史回声”三维重建平台由大河智影与芒果TV、芒果数智合作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系统将自动化采集设备集成到一个可移动的正方体箱体中,在不移动文物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对文物的360度扫描,并通过自主研发的三维重建软件在几分钟内对文物实现符合博物馆存档级别的三维重建。
“当一些博物馆还在使用昂贵的进口设备时,我们的系统实现了低成本国产化替代,还有效规避了诸如陶瓷釉面反光等文物采集过程中棘手的问题。”大河智影CTO薛逸飞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该技术已在湖南博物院得到应用,完成了4500多件文物的高精度三维数字化采集。
同时,基于芒果、“山海”APP在文物数字化方面的需求,大河智影还合作打造了自主可控、低成本高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文化遗产的数字保存与展示提供了精准支持。
湘江边的永州浯溪摩崖石刻,现存唐至清摩崖石刻500余平方米,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学、艺术价值。然而,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不少碑文字迹已模糊难辨。
2023年,湖南启动“浯溪碑林——中国石碑石刻数字焕活计划”。湖南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联合湖南知了青年文化有限公司通过高精度图像采集和计算机视觉算法,对碑刻进行亚毫米级精度的数字还原,目前,已完成对300余平方米碑刻的数字重建。
创意玩家的“时空折叠术”
“欢迎来到贞观雄风中的长安城。”在野子科技实验室,记者戴上VR眼镜,瞬间踏入《一梦入大唐》的虚拟世界。跟随数字导游及鹦鹉小小子,记者见到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昭陵六骏浮雕,却在机缘巧合之下误入昭陵……惊险、刺激、奇幻的全沉浸式体验让记者感觉“一秒入唐”。
这个由野子科技打造的VR大空间文旅项目,以VR大空间技术构建出立体动态的大唐盛世,更用新颖的实时互动叙事,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如今,《一梦入大唐》已进驻全国13个城市,凭借独特的文化沉浸感圈粉无数,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文化新地标。
不止如此,野子科技联合打造的《重返三星堆古蜀王国奇幻之旅》也在持续“破圈”。该项目已陆续登陆四川博物院及武汉、长沙等地,通过同样创新的技术与呈现方式,让沉睡三千年的三星堆文化“活”了起来,以全新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在开福寺,游客触摸电子屏幕,透过光影感受北宋时期的开福寺十六景。去年,由开福寺与长沙宏达威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开福寺“心光普曜”沉浸式佛学文化艺术馆正式开馆,这是国内首座寺院沉浸式佛学文化艺术馆。
“我们通过翻阅古籍、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资料,通过数字技术,还原了开福寺的历史变迁。”宏达威爱总经理、技术总监赵帅介绍,项目以“数字+文博”深度融合的方式,提升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产业生态的“共生进化论”
在马栏山,从采集、平台开发、内容创作到场景落地,数字文博相关企业并非单打独斗,这里早已形成了一条紧密相连的产业链。
作为国内领先的3D数字资产交易平台,CG模型网拥有逾210万名注册会员、逾300万件模型数量,服务逾5000家企业。
“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通影视、游戏、文博等领域资源壁垒,平台实现了3D模型资源的高效处理标注与合规授权。”在位于网易(长沙)数字产业中心的CG模型网办公室,创始人董艳向记者介绍,目前,平台已形成“内容创作—资产确权—交易流通—产业应用”的全链路服务体系,助力内容创作者及企业快速对接产业链下游需求。
而“云网算”生态系统,更是为数字文博产业链注入了强大动力。该系统于2020年启动建设,实现了“云存储、云传输、云计算”的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服务上云企业264家,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超9000万元。
“‘云网算’的弹性资源调度和智能流量分配,让我们的平台在提升数字资产处理效率、推动全球化流通等方面形成了核心优势。”董艳表示,依托园区“云网算”基础设施,CG模型网最终实现从“交易平台”向“3D数字内容产业生态运营商”的升级。
与此同时,政策的春风也让这片土壤充满活力。“1+3+5”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像给创意上了“保险”;马驹计划扶持资金帮大河智影这样的初创公司搭建平台、获取上下游资源……
当数字浯溪的拓片在朋友圈被疯狂转发,当《一梦入大唐》的门票秒空,马栏山正在证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从来不是冰冷的技术实验,而是一场让历史与当下撞出火花的奇妙旅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