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一天——领略“魏榆”古今
2025年7月6日 星期一 晴
晨光初绽,雨后的清风裹挟着潇河的水汽沁人心甜。这里是我的家乡——晋中榆次,今天,我将带着我精心制作的“怡然晋中游”攻略,一起领略这座跨越千年的文化之城、青春之城。
"魏榆"之名始见于《左传》,春秋命名“涂水”,今日谓名“榆次”,我们的第一站就是榆次老城。踏在老城的石板路上,你会看到1400年前的历史缩影,这里仍保留着城隍庙、县衙、文庙、市楼等众多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从老城县衙沿街西行,在十字路口处,建有一座五层仿古楼阁,名为:“天下第一楼”。这时如果你和我一样抬手凝神,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你可以感受到古风雅韵之中,尘世烟火之间的那份宁静。在伴奏上玄鉴楼的飞檐翘角上铜铃的随风轻吟,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年代,每一块砖瓦都镌刻着岁月的故事。
“咕噜噜——”肚子闹意见了,喝过了文化的墨水,晌午时光,我们一起品尝榆次的美食——桃花面。有位财主家订了寿宴,偏巧遇上兵荒马乱。逃荒的路过客,花三个铜板便得碗荤腥,笑称“逃荒面”。后一秀才感叹财主的仁义,变“逃荒”为“桃花”,称其为桃花面。这不,我赶忙坐好要了一大碗。一碗面上桌,海带丝浸慢汤汁,粉丝亮里透明,放在青花海碗里,倒像幅未干的水墨画。
我听老榆次人说:吃面不急,先喝三口汤——头口尝骨香,二口品肉鲜,三口方觉岁月沉香。我有模有样学着做,一碗下肚,舒坦。这一碗桃花面,从逃荒到团圆,从饥馑到丰饶,盛着晋商驼队的铃声、汾河的波光。若问何为乡愁?大约就是这碗面里,永远温热的烟火气。
吃饱喝足,趁着天好。走,我们去后沟古村,消消食。后沟古村是一座保存完整的黄土旱塬农耕文明古村落。旅游开发以来,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依托留存千年的古村落资源,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深挖“乡愁”文化、发展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时间真快,傍晚的晚霞悄悄地爬过了我草帽的帽檐。今天还有最后一站,那就是我们榆次的城中之城——大学城。这里是城市和大学互融共生的发展共同体。这里是青春之城,这里有15万师生共同学习生活。
青砖黛瓦间流淌着历史,市井烟火中升腾着人情,乡野田垄里孕育着新生。今天是最美的一天,不在惊艳的奇景,而在这些细碎的光影里,这里就是我读懂的家乡之美,同时欢迎你到我的家乡做客,让我们怡然晋中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