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江颖
为更好地服务市民游客畅游青岛,7月26日,青岛同步开通了两条旅游公交线路和环浮山公交线路,提升市民游客公共交通出行体验。
“公交+旅游” 助力城市旅游品质升级
聚焦游客需求,青岛创新开通“旅游1路”与“旅游2路”公交线路,串联起五四广场、太平角公园、八大关、极地海洋世界等沿海一线主要景区及文化地标。“前期在研究线路过程中发现,在旅游旺季,随着入青游客和车辆的增多,前海一线道路较为拥堵。结合游客需求,青岛市交通运输部门联合交警、文旅等部门研究设置了这两条旅游公交线路,串联景点、地铁站和旅游大巴车停车场,线路只停靠前海一线主要景区,线路运行距离短、效率高,让游客拥有更好的旅游体验。”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推动公共交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月初,青岛交通运输部门在东岸城区和西岸城区各试点运行了一条暑期免费公交专线,目前暑期免费专线累计服务游客约10万人次,受到外地游客的广泛好评,已成为青岛旅游服务的新亮点。
跨市南、市北、崂山三区的浮山,是青岛城区的生态绿洲。环浮山公交线路环绕风景秀丽的浮山生态区域运行,衔接浮山22个出入口,并在“徐家麦岛”站与地铁2号线衔接。它的开通为市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市民乘客搭乘此线,可便捷地享受徒步、观景之乐,尤其对自驾来爬山的市民来说,返程取车更加便利。“以前开车来浮山,为了取车,不管爬到哪都得再返回原来上山的出入口,现在坐这个环浮山公交回上山位置取车特别方便,正好在公交车上还能休息一下。”对浮山情有独钟的市民李先生对新开的环浮山公交线路赞不绝口。
“公交+地铁” 构建两网融合新格局
近年来,青岛不断探索破解“大城市病”的基本路径和有效方法,围绕推动公交地铁两网融合发展,以“减低效、降重复、强衔接、优服务”为导向,常态化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加快构建分工明确、结构清晰、竞争有力的公共交通网络,实现公交地铁“1+1>2”的建设效果,综合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竞争力和吸引力。为促进公交与地铁的高效联动,近年来通过不断地优化调整,青岛市内五区与地铁衔接的公交线路达到251条。比如,新开的427路高峰接驳公交线路,围绕居民需求“精准破题”,线路设计充分吸纳周边居民意见,与地铁1号线到站时刻形成联动,运行时间短,为周边居民解决地铁接驳难题。家住海岸馨园的宋女士说:“之前上班得走20分钟到地铁站,时间都耗费在路上,现在下车即到地铁站,体力、时间都节省了,通勤方便了许多。”
在公交站点布局上,也注重“公交+地铁”换乘便利性,今年在居民小区、学校、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共新增了59处公交站点,进一步加强公交地铁衔接,填补公交站点盲区。如今年4月在永年路地铁站A口近距离新增设的“永年路地铁站”公交站点,大大缩短了市民的换乘距离。“之前从永年路地铁站出来,走到最近的一处公交站得4分钟,现在出了地铁口就能坐上公交,方便太多了。”一位经常在此换乘的居民感慨道。
“公交+便民” 让城市出行更有温度
公交线网的每一次优化延伸,都是城市温度与效率的具象表达。为满足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青岛交通运输部门精准施策,将公交线路服务延伸至社区、学校、村庄,打通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在城阳区白沙湾学校门口就近设置公交站点,方便了附近社区近800名师生的通学;新开的428路微循环公交线路,在服务天康学校师生通学的同时,有效填补了祥亭路、书亭路周边公交服务空白;472路的延伸,不仅让崂山慕武石村村民可直达山下周哥庄大集,还实现了与蓝谷快线北宅站“无缝”换乘。
除公交线路调整外,今年青岛还实现了370余万张琴岛通敬老卡等特种卡免充值,特种卡用户无需再为卡片充值奔波;在旅游旺季客流高峰,对地铁线网及20条公交线路首末车时间进行季节性延时;继续推出旅游旺季晚9:00后公交、地铁“一元通城”服务,方便旅游季节市民和外地游客出行。多种举措让市民游客感受到青岛的温度和精度。
后续,青岛交通将持续聚焦市民多元化、品质化出行需求,不断探索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新模式,让高效、绿色、智慧的公共交通出行理念更深融入城市发展,为每一位市民和游客的出行增添更多暖意与精彩。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