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桥有一座600余年历史的新修寺庙——会龙寺。

在入住亲和谷养老社区的车上,看见左前方那个金黄的牌楼异常醒目,利用晚饭后的时间,我们就来到这座牌坊后的黄墙青瓦的寺庙山门,“会龙寺”三个字的牌匾,此时的寺庙已经闭门。我在山门黄墙上看到六块白色的介绍文字,第一,我们知道了,会龙寺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九年(1386年),初称陆家庵,后易名为回龙寺,一度成为周边四镇百姓和官商祈求风调雨顺的佛教活动场所,然,六百余年,历经朝代更替、自然灾害,会龙寺仅存一间数百平方的就旧建筑,现在的会龙寺是易地重建五年后的规模,有牌匾、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三千佛殿、圆通殿和地藏殿等建筑,青瓦黄墙的建筑甚为亮眼。第二,我们知道了会龙寺提供免费的斋饭(午饭),而且请香求佛是免费提供的。这就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在中国佛教寺庙万千座,要寻找不收门票进寺庙的不多,那不收门票不收香火而且提供免费的斋饭的寺庙那更是屈指可数。为此我们就决定明天中午过来体验一下免费斋饭。


第二天的上午,我们提前来到寺庙参观。“念佛堂”上悬挂的一条“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横幅,引起了我的注意,宗教并非是天然产生一种社会现象,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信教民众的一种信仰,宗教的生存发展为了什么?我以为:宗教的中国化就是爱国爱教、独立自主、扬善忌恶、友爱社会、善待普罗大众。当下,宗教界的乱象是到了该整治、逐步做到清本明源逐劣,为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栋四层楼三千佛殿的一楼是免费斋饭和和尚斋饭餐厅。



免费斋饭是在餐厅排队的,当中午11时整,餐厅帮厨大师傅敲响木鱼后,我们鱼贯而入,手持饭碗,有专门师傅打饭盛菜,而后依次入住长条饭桌用餐,整个过程悄无声息。斋饭是四菜一汤,我们品尝的都是当令素菜,虽无荤腥,但味道也是可以的。我观察了一下,中午的斋饭大概在八、九十份,有一部分是慕名而来的游客,更多的则是周边的居民或劳力者。


斋饭是佛教餐食,信佛的民众是很在意在寺庙用餐的。我们则是体验,更重要的是感受佛教寺庙的那种普渡人生的善意,因为,当下的寺庙也不是佛门清净之地,有的被铜臭所熏黑,被人们所诟病而不齿。
希望会龙寺的善举成为佛教界的一股清流,影响着、改变着佛教寺庙那股铜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