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坪镇位于西峡东北方向,距县城约三十余公里。
小镇地处深山中,被群山,溪流环抱着,环境清幽,虽称不上繁华,但也人来人往,颇有生机。
上学的时候,同学家在二郎坪,我曾到他家几次。坐车的时候,需要在一棵大树下等候,那棵大树蓊蓊郁郁,异常茂盛,很多人坐在树下摇扇纳凉。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但我对那棵大树的印象却依然如刀刻一般的清晰。那是一棵什么树?当时没有注意。
前些日子,故地重游,当晚住在二郎坪村的一家旅馆。刚安顿好,我就迫不及待地询问大树的消息,一位村民说,前面有一棵白果树,需要几人合抱,离这里只有几里路。
我沿着汉王街道前行,街道干净古朴,两边的二层小楼之间,都建有高大的马头墙,显得格外整齐。

前行一段,只见一条清澈的河流从山上流下来,穿过镇区,河流两岸住满了人家。

穿过小桥,远远就能看到我心中念念不忘的高大的白果树了。他威风凛凛,依然挺立在十字街道的一侧。

走近大树,只见深褐色的主干上面长满青苔,两根粗壮的树杈,如手臂一般直冲云霄,也许是今年干旱,树叶稀稀疏疏的。最奇特的是,这棵树的部分根部裸露在外,比碾盘还要大的多。苍劲有力的树跟似龙爪般,紧紧地抓着大地。果真是,只有根底健壮,才能枝繁叶茂。

树旁的一家人悠然坐在树下,享受着夏日傍晚的美好时刻。这是一幅多么恬静安详的画面。
想到季羡林笔下紫藤萝的命运,想到南阳街头被砍的凌霄,不禁为这棵树感到庆幸。
白果树,学名银杏,为生物界的活化石,生命力顽强,树龄最长的,可达四五千年,一棵树,简直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
银杏有雄雌之分,不知道这棵树是否结果?
从外形上看,这棵近千年的大树至少为明代所栽,数百年来,沧海变桑田,有多少人湮灭无闻,只有它,傲然挺立在路旁,阅尽人间风雨。
一棵古树,发人幽思,不禁让人想起朱敦儒的一首词: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在古树面前,我们都是匆匆过客,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逝。
这棵银杏还让人想到二郎坪地名的来历?
据说,明末张姓迁此山间平地定居时,林中有座小庙,称二郎庙,村以庙名,难道当年的二郎庙就在这棵树的后面。
二郎坪镇处于伏牛山深山区,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也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离镇不远,有一个村庄叫汉王城村,那里有一座战国古城遗址,因此,古银杏所在的街道叫汉王街道。

镇上有五道幢,老君洞,银树沟生态景区,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游览。
你的家乡有千年古树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