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新庄街道新塍社区组织暑期学生到宜兴市博物馆参观。正在宜兴市博物馆展出的“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德化、宜兴陶瓷精品展”中,一件明代内施釉宜均荷花缸凭借独特的“蹴鞠”装饰,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文物”。在“苏超”话题大众传播语境中,这件文物被大家亲切称为“足球陶缸”。
这只荷花缸来头不小,产自宜兴窑,胎质选用丁蜀镇南山白泥矿原料,器内施白釉,外壁则以宜均陶器标志性的“堆花”技艺装饰。工匠以泥为墨,通过“拓、搓、撕、堆塑”等手法,在缸身一面塑造出松树下一老一少背手争逐球的场景——这正是古代蹴鞠运动的生动写照。半浮雕的画面历经数百年依然清晰,将明代民间蹴鞠的活力瞬间定格。缸的另一面则是“武松打虎”题材,两面图案共同勾勒出明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图景。
这件珍贵文物源自民间捐赠。2018年,无锡鹏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宜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收藏家谈伟光将包括此缸在内的208件(套)明清宜兴均陶精品捐给博物馆。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蹴鞠起源于汉代,唐宋时盛行,2004年被国际足联认定为足球的起源。缸上的蹴鞠场景,不仅是宜兴地区明代蹴鞠普及的鲜活见证,更为研究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彰显了中华文明对世界体育的贡献。
进入暑期以来,宜兴市博物馆每天游客接待量激增,因特色展览和文创产品人气爆棚。除了“足球陶缸”,以馆藏文物设计的纪念币、苏轼《阳羡帖》摆台,以及青团造型文创玩偶等,也因兼具文化味与社交属性,成了游客手信首选。(何小兵/文 赵振伟/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