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绿的草原托戴着座座毡房,河流像飘带蜿蜒向前方,云雾绕山林,花果送清香……”
8月1日,满载游客的大巴车行驶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草原“99号公路”核心路段上,突然从车胎与道路之间传出一阵悠扬而美妙的音乐,让人耳目一新,瞬间打开了草原游的奇特大门。
8月1日,车辆行驶在草原“99号公路”上。
“这条草原‘99号公路’简直太神奇了,没想到坐在车上不仅能欣赏窗外的草原美景,还能同时听到这么神奇而动听的音乐,我瞬间觉得,大草原真的能满足我们的所有想象,真的是不虚此行。”河南游客王昊激动地说。
8月1日,神奇的草原“99号公路”。
该路段位于草原“99号公路”核心路段,全长1330米,当车辆以35-60公里/小时行驶时,轮胎与路面摩擦即可奏响《乌珠穆沁故乡》《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两个经典曲目,120秒的“移动音乐剧场”体验让游客在欣赏草原风光的同时深度感受当地民俗文化魅力。
为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感,该旗在草原“99号公路”新增14.292公里骑行路,铺就以“乌珠穆沁”音译内涵(摘葡萄的人)为灵感的葡萄紫路面,成为骑行爱好者与游客打卡体验草原风情的又一地标,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也在此感受过它的魅力。
草原“99号公路”全景。(资料图)
草原“99号公路”,是乌珠穆沁草原文化旅游景观带的重要节点,全长160公里,其中84公里路面中央画有彩虹线,让整条公路宛若一道彩虹镶嵌在辽阔草原,途经瞭望山、蒙古汗城、游牧部落、白桦林、遥鲁海日罕山等当地多个景区,又被称为“中国最美草原公路”,成为游客打卡必经之处。
游牧部落景区。(资料图)
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多领域融合发展模式,全面激活文旅产业发展动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立足九大类型草原与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理念,以草原“99号公路”为纽带,打造交通旅游融合示范样板,按区域特色规划三大主题线路:中线主打微度假、绿青游与马背风情,西线融合康养、非遗与越野探险,北线串联研学、红色教育与寻羊之旅。通过完善驿站、观景台等配套设施,将公路沿线变为沉浸式旅游体验带,实现“快进慢游”的交通旅游一体化发展。
“快来看这里有乌珠穆沁婚礼实景演出!”
乌珠穆沁婚礼实景演出现场。(资料图)
为充分挖掘当地非遗文化,将其融入草原特色旅游之中,今年7月,西乌珠穆沁旗在游牧部落景区推出乌珠穆沁婚礼实景演出。该实景演出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珠穆沁婚礼为创作蓝本,在3000平方米专属场地内,完整复刻提亲、定亲、迎亲等12个传统仪式环节。演出巧妙融入精湛马术表演、悠扬长调民歌、寓意深远的传统祝颂词等非遗元素,为游客奉上民族特色文化盛宴,更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消费双向赋能。
沉浸式观看演出。(资料图)
“我来过内蒙古,但这是我第一次坐在草原上观看这样的实景演出,不仅能够近距离了解当地婚俗习惯,还能参与其中,觉得特别新奇,印象非常深刻,下次一定要带我的家人再来。”北京游客张淼淼说。
当地产品吸引游客。(资料图)
依托“男儿三艺”传统体育项目,西乌珠穆沁旗将那达慕大会升级为集竞技、体验、观光于一体的文旅盛宴,同时引入马拉松、山地车赛、汽车那达慕等现代赛事,形成“传统+现代”体育旅游矩阵,以动感活力彰显草原魅力,吸引运动爱好者与游客共赴激情之约。
围绕“白食、红食、灰食”等特色饮食文化,结合非遗工艺与文创设计,西乌珠穆沁旗开发系列健康食品、手工艺品和文创纪念品。打造文化创意街区、非遗工坊等消费场景,形成“体验+购物+打卡”复合型消费空间,让游客在品味草原风情的同时,推动文旅商业产业链延伸升级。
游客爱不释手的文创产品。(资料图)
“我刚大学毕业放假来到草原,我发现这里不仅自然风光治愈人心,而且文创产品也如此博得人心,都好有创意、好有特色,我都不知道选哪个好了。”湖南游客雷婷说。
民族服饰的魅力。(资料图)
下一步,西乌珠穆沁旗将持续深化融合模式,擦亮草原“99号公路”旅游品牌,扎实推进文旅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与业态丰富工程,以创新姿态重塑文旅发展新格局。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朱媛丽
新闻编辑:陈春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