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威记每次回老家,桂林是必停之地,原因很简单,交通方便,这次也不例外。
不过,这次暑假回到桂林,却发现桂林“变”了!
以前每次到桂林,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多,哪哪哪都是人,尤其是景区,真是人山人海,让威记感觉到底是看风景还是看人去的。
这也是很多人的印象:桂林是一座倚重旅游发展的城市!
而这次,感受到的却是一种“萧条”,暑假是旅游旺季,可是却看不到多少游人,并且以前满眼都是老外的情况却没看到,一个都没遇上。哪有一座“世界的桂林”既视感?
而在上半年广西各地级市的GDP数据中,却看到桂林比去年成绩要好。以1151.85亿元依旧排列第三,名义增速2.14%。此消彼长,说明桂林的工业发展开始发力凸显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山水甲天下”不过是桂林的表面,工业才是它的底色!
威记在桂林求学,也生活了几年,对于桂林也算是熟悉了。要说,桂林也算是一座老牌工业城市。并且在广西来说,它的优势非常突出,那就是高校众多,这为工业的人才储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只不过在“山水甲天下”的光芒之下,被很多人忽视了而已!
走在桂林街头,威记看到曾经熙攘的王城片区如今显得格外空旷,连摆摊做生意的摊贩都坐在竹椅上打起了瞌睡。但穿过老城区向东,那些行色匆匆的年轻人正骑着电动车或者驾车去往崭新的厂房和大楼,在为自己的人生打拼,这种反差恰恰印证着桂林的蜕变。
夜幕降临时,两江四湖的游船依然亮着灯笼,但岸边的LED屏幕上滚动着"桂林智造"的广告。旅游业的暂时沉寂,反而让这座城市显露出深藏的筋骨。正如朋友所说:"漓江的水养育了桂林的灵性,而工业的血脉给了它挺直腰杆的力量。"
在这山水与车间的交响曲中,桂林正在完成从风景明信片到创新高地的华丽转身。
桂林的山水固然令人沉醉,但若只将目光停留在漓江的竹筏与象鼻山的倒影上,便如同捧着一幅褪色的古画,却对画布背面蓬勃生长的根系视而不见。这座城市的脉搏里,始终跳动着工业的节律——从抗战时期南迁的机械厂在喀斯特溶洞里轰鸣,到如今高新区电子元件生产线上的精密舞步,工业血脉早已与山水筋骨交融共生。
所以,作为广西拥有大学最多的城市,桂林需要做的,是要怎么留住每年毕业的那么多大学生们!因为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要让这些年轻人才真正扎根桂林,需要构建一个能激发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
说起来简单,可是要做的事情很多!当大学生们发现,在这里既能研究最前沿的量子通信技术,又能徒步探索未开发的溶洞秘境,桂林便不再是人生驿站,而会成为梦想的发射台。
而旅游虽然“落寞”,可是,工业发展却拥有更多可能!
所以,桂林加油!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