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洞”,是一处天然形成的山洞天眼奇观,它位于山西黎城县西井镇樊家窑村后山。
樊家窑村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边上,依山势而建,天门洞在樊家窑村南边的山上。
2025年7月27日,星期天,石家庄休闲一日群的35位驴友在兰姐的带领下,乘大巴车行驶近5个小时来此参观。
我们从樊家窑村出发,轻装简行,走村后山路去天门洞,中间遇岔路左拐。
途中看到如宝塔一样的秀丽山峰。
该山洞当地人俗称“老雕窝”,因常有雕类等大鸟栖息于此而得名。
兰姐是我们的群主,最先到达洞口。
北边的洞口高约50米,呈椭圆形,两头尖尖如崖壁上长出的眼睛,让人不由得想起神州故事里杨二郞的第三只眼,也就是开天目。
扫地僧带来了头灯,方便了大家拍出更加清晰的照片。
可可托海,一位温柔善良的小妹。
一张张剪影图片留下精彩的瞬间。
洞中非常凉爽,也是避暑的好地方。
山洞平直,洞长约50米、宽约10米、高约20米,洞壁光滑规整,如人工斧劈打磨,穹顶呈半圆形,洞内可容纳数百人。
南边的洞口,几乎与北面洞口在一条水平直线上,上部呈不规则拱形,下部方正,似一扇天门镶嵌在山中,因此驴友称此洞为“天门洞”。
晴天正午阳光直射时,洞口会形成金色光柱!当地老人说:“这是鬼谷子千年闭关修行之地,石壁上还能找到仙气纹路。”
该洞没有任何人文景观,纯天然,又酷似人工开凿,引起户外驴友的好奇探访,纷纷打卡留念。
大约在洞内得瑟了半小时,我们开始原路返回。
正值三伏天,阳光火辣辣的,山西这边也不凉快。
当地人以花椒为主要经济作物。
回到樊家窑村,已是正午时分,大家又热又渴,赶紧找车。
人齐后,我们乘大巴车前往下一个景点——茶棚滩村的三孔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