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丝路雅集·乾龙湖飞花令采风活动在邛崃桑园镇举行,省内30多名诗人徒步乾龙湖,以诗盛赞桑园美景。

桑园镇是成都平原与西南山区的连接点,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在桑园镇古坪村和张坝村交界处,有一处形似游龙的湖泊——乾龙湖。这条“龙”有龙头、龙尾、龙爪和龙角,六大景点潜龙渊、见龙田、惕龙滩、跃龙潭、飞龙湾和亢龙角分别对应乾卦六爻,从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惕龙无咎、跃龙在渊、飞龙在天、再到亢龙有悔。徒步线路全程在森林里穿越,既可进行有氧运动,也可体会易理哲学,感悟人生之道。7月以来,乾龙湖被一群成都的徒步爱好者发现,从而引发乾龙湖徒步旅游的热潮。

本次采风活动由邛崃市作家协会主办,市朗诵协会协办。诗人满怀诗意徒步乾龙湖,行走在深山密林中的林阴小道。看蓝天上悠闲飘移的朵朵白云,赏碧水之上飞来飞去的各种水鸟,听山林中虫语唧唧和蝉鸣声声,享扑面而来的习习清风和山花山草的芳香,听当地人讲乾龙湖古老的传说。

成都作家朱晓剑虽然体重有点超标,但在山林小道上行走亦是精神抖擞,他表示第一次看到以一条徒步线路诠释易经乾卦爻辞,很有意思,让徒步增添了哲学意趣。邛崃朗诵协会邬瑾老师带着10岁的孙子参与徒步,一路生动地给孩子讲解,孩子不慎连续摔了三跤,仍然兴致勃勃跟着大家走完全程。邛崃诗人王国庆诗兴大发,很快完成了一首诗歌,从乾龙湖的龙联想到龙的传人,一下子把诗歌意境上升到家国情怀。

竹木树木下浅草茵茵,竹叶树叶铺满一路,途中的长竹椅、长木梯十分的古朴,充满徒步的野趣,整个徒步线路都在树木修簧的掩映之下,光影斑驳之中。专程从成都打车来到乾龙湖的张义先感慨地说,这是一条自然生长的徒步线路,一切都是原生动,随处感受大自然的脉动,走过了太多人工化痕迹过重的景区,到这里就有归隐田园的惬意。

两个多小时徒步结束后,大家又到附近的和乐村田园中间参观王水碾,流水冲动水车,水车带动石磨,石磨把稻谷碾出白花花大米。如今“水碾米”已经成为桑园很具代表性的生态农产品。成都作家韩俊表示,最后一次看到水磨碾米已经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了,现在还能在桑园镇看到这样的农耕文化实属难得,这真是一个看得见乡愁的地方。

下午,诗人们在谢家坝䢺江河畔举行“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丝路雅集发起人李沚主持,桑园镇党委罗坤书记向诗人作家绍介了桑园镇山水文化资源和古坪村、张坝村乾龙湖徒步线路开发思路。邛崃作家杨辉祥老师在发言中指出,桑园镇及其并入的茶园乡,是邛崃唯一以农作物命名的镇街,这个名字说明了这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建议深入挖掘再现在地文化,赋予乾龙湖深厚文化内涵。作家舒从明老家就在附近,他表示今日故地重游真是感慨万千,讲了许多关于乾龙湖的故事。成都诗人魏老师建议把乾龙湖徒步与附近人文景观一起联动,打造一个以乾龙湖为核心的徒步旅游线路。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诗人们在西岭宿集举行“䢺江诗夜”诗歌朗诵会,诗人和朗诵者们一边欣赏䢺江河的夜景,一边朗诵当天创作的主题诗歌,曲水流觞的演绎把丝路雅集飞花令活动推向高潮。邛崃市作协主席詹义君表示,广大乡村是诗歌永不枯竭的源泉,生生不息的土壤,乡村点亮诗歌,诗歌也可以点亮乡村,这是文艺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作为文艺工作者就是要从乡村汲取能量,以优秀文艺作品讲好乡村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END
文 | 王 勤
来源:崃山文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