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入住的君悦酒店,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出门便是湖滨公园。身边景观自然不能错过。来杭州的第二天午后,我们参观杭州博物馆回到酒店,喝了杯咖啡,吃了些小点,随后又融入到近在咫尺的西湖美景之中。
湖滨公园由一公园至六公园这六块绿地组成,全长约1公里。往右,至北山街。往左,到南山路。上次来杭州,入住北山街上被誉为西湖边“名人博物馆”的新新饭店,多次漫步街头巷尾。南山路倒是没有去过,不由得想,虽说儿子他们没有时间陪伴,考虑却是周到,安排我们住在景区里的酒店,而且是行政房,茶点、水果、咖啡,应有尽有,晚餐也包含其中了。
烈日炎炎,游人如织。湖天一色,水光潋滟。岸旁,垂柳依依,湖里,荷花婀娜。不时见盛装小“仙女”,顶着骄阳,摆着Pose,定格一个个美丽瞬间。
一公园有白公渡,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杭州担任刺史期间,主持疏浚六井解决杭州人的饮水问题,修筑堤坝蓄积湖水以利灌溉,深受百姓爱戴。后人为纪念他,将此处命名为白公渡。白公渡旁不远处的“惜别白公”雕塑,重现了百姓与白居易依依惜别的场景。
一公园还有个晚香亭和建在湖面上的集贤亭。集贤亭的名字源于王羲之《兰亭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有集天下贤士、育国之英才的寓意。雍正年间,浙江总督李卫在湖滨一带重建了“校射亭”,即现在的集贤亭。
当时八旗子弟为精进骑射技艺,在亭子湾苦练,此地被称为“亭湾骑射”。乾隆六下江南,第一次南巡时在西湖检阅军队,即位于集贤亭,湖边留有乾隆阅武诗御碑。
由晚香亭往前,就是南山路了。
上网查了一下,介绍说:南山路位于杭州市老城区核心地段,因西湖南部诸山统称南山而得名,路环湖傍山而行,全长约4.3公里。一边是依山城区,一边是濒湖公园,沿途有柳浪闻莺、长桥公园、学士公园等,道路东侧则有武林书画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馆等文化地标。
不禁一声轻叹,来杭州无数次,竟然没有到过南山路。
南山路历史底蕴深厚,是吴越、南宋都城以及元末、明、清杭州古城的西城墙沿线,沿湖曾设有钱湖门、清波门、涌金门等,有钱王祠、雷峰塔、净慈寺等景观,还有澄庐等众多民国时期的老建筑。
南山路东面的吴山、清波门一带,曾经是古代官署府衙办公理事的政治中心,也是达官贵人居住集中之地。南山路周边留有“将军路、红门局、营门口、三衙前、旧藩署、府前街、缎局司弄”以及“行宫前、陆官巷、蔡官巷”等地名。宋代词人张先、李清照,南宋词人周密,宫廷画师刘松年,“西湖竹枝词”创始人——元代诗人杨维祯,近代书画大家潘天寿等,先后在这里居住和创作。
算是好好地补上了一课。
沿湖而行,走马观花。俶影桥、问水亭、涌金桥,依次打卡。柳浪闻莺必须要转上一圈的,亭台楼阁,花红柳绿,这极富诗情画意的公园,令人浮想联翩……
一路风景,美不胜收。没有走进钱王祠,远远地看了眼长桥。长桥也为“爱情桥”,不长,就如断桥不断。就此打道回酒店,想着休整一下,晚上再来欣赏西湖夜景。回程在俶影桥上小憩片刻,湖水荡漾,我们仿佛坐在游船上,晃晃悠悠,如梦似幻。
有人说,相比起北山街,南山路是被低估了的。这话似乎有些偏颇,且不说南山路沿途风景之美,单说游人,熙熙攘攘,并不见得比北山街少。
天忽然暗了下来,远处乌云笼罩,台风季节,大雨说来就来。我们匆忙起身,昨天游览断桥时不期而遇一场暴雨,在一处长廊躲了近一个小时,虽说一人一伞,衣服鞋子还是湿透了。
可惜一阵疾走,依然未能避开暴雨。好在南山路附近店铺林立,不乏明亮宽敞的大商场。我们随着游人,走进了一家展示新能源汽车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商店,这里离我们入住的酒店已然不远……
作者简介
魏福春(凡生),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上海市区县报十佳新闻工作者,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1983年起先后在《萌芽》《电视电影文学》《小说界》《作家天地》《当代人》《小说月刊》《短篇小说》《检察日报》《金山》《红豆》《揶城》《今日中国》《解放日报》《文学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小小说、散文随笔等数千篇。40余篇小小说分别被《高中语文读写指津(小说卷)》、中国微型小说精选集《如有来生》(中文版英文版)《微型小说月报》《微型小说选刊》《语文教学与研究》《青年博览》《新读写》《新智慧文集》《民间故事选刊》《喜剧世界》等转载、收录。著有小说、散文集:《梦开始的地方》《飘逝的夏日》《书房里的香水百合》《办公室里的男孩与女孩》《门口有只小白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