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深处,阳光慵懒地穿过百年老屋的飞檐,在深巷珠宝温润的玉石与银饰上投下斑驳光影。店主张盼笑语盈盈,招呼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这个生于1991年的云南曲靖女孩,人生轨迹如一条蜿蜒的河流,兜兜转转,终于在丽江古城寻得归宿与沃土。
古城青石路:梦想初萌与淬炼
大学时代,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张盼,早早将课余时光“贡献”给了古城。“学校给予了我诸多宝贵的经历,通过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交流互动,以及参与学校精心组织的丰富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领悟到世界的广阔与多元。”她穿梭在四方街的人流中,在店铺里忙碌,为五湖四海的游客做向导。青石板路磨平了她的鞋底,也磨亮了心中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理解。古城的一砖一瓦,一歌一舞,深深浸润着她的青春。每到假期,她都会把积攒的零花钱换成一张张车票,往返于全国各地与丽江之间。那些漫长的旅途,成了她思考人生方向的宝贵时光。
“我不想被办公室困住。”张盼回忆道,活泼开朗的天性下,是对自由自在开店生活的热切向往。毕业时,与两位同窗共筑客栈梦的蓝图,却因伙伴资金链断裂而搁浅。但失望并未击垮她,反而点燃了更远的眺望。古城里琳琅满目的饰品项链深受张盼喜爱,也为她今后的行业埋下了种子。凭此她在古城靠着一间仅有30平米的铺面攒到了“第一桶金”,之后她便毅然背起行囊,奔向远方——贵州的山水、江浙的商海,不断拓展的不仅是地理版图,更是认知的边界与人脉的桥梁。她便在世界屋脊西藏落脚,在雪域高原扎下根来,经营起充满灵性的文玩饰品,高原的风霜刻下了坚韧,也沉淀了商业的智慧。
张盼在拉萨时的留念。(供图)
深巷藏珠玉:归巢筑梦与反哺
2023年,如同倦鸟归林,张盼带着成熟的商业洞察与团队,重返魂牵梦萦的丽江。“丽江的空气、阳光,还有那种深入骨髓的慢节奏与包容感,是别处给不了的。”这一次,她不再是兼职的学生,而是古城创业大军中的一员——深巷珠宝在古城幽静处悄然绽放。凭借独到眼光与在西藏积累的行业资源,她的“深巷珠宝”迅速从古城一隅走向全国,如今已开出8家门店,成为将民族风情与现代美学结合的新锐力量。
深巷珠宝主理人张盼制定的店规。(丽江融媒记者 吕坤钊 摄)
深知“了解”是传递热爱的基础,张盼格外注重团队的文化浸润。“我会经常鼓励我的团队学习丽江的历史文化,古城的建筑特色。”她认真地说:“从我们自己真正了解丽江的根脉、读懂天雨流芳的深邃、明白三坊一照壁的精妙,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它,也才能给远道而来的游客讲好丽江的故事,而不只是卖一件商品。”这份用心,让深巷珠宝不仅是一个商铺,更成为游客触摸丽江文化的一扇小窗。
张盼和团队成员一起学习民族文化。(丽江融媒记者 吕坤钊 摄)
丽江不仅成就了她的事业,也馈赠了爱情。在这片共同热爱的土地上,她与志同道合的爱人刘先生相遇、相知,即将在今年年底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对于张盼而言,丽江的魅力远不止于风景。它是一座充满包容力的城市,既能容纳像他们这样带着梦想而来的异乡人,也滋养着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本地居民。无论是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还是不同商业形态的共生共荣,都体现着这座古城的开放胸襟。“丽江是包容的,这里的气候滋养身心,文化底蕴深厚独特,营商环境也充满活力。”他们视丽江为梦想的起点与归宿:“我们在这里扎根、收获,更渴望回馈,希望古城的商业生态更健康,生活氛围更美好,让更多人真正认识、爱上丽江。”
张盼与爱人刘先生,同到店的游客一起喝茶聊天。(丽江融媒记者 吕坤钊 摄)
张盼的故事,是一首出走与回归的丽江叙事诗。她以脚步丈量世界,最终在古城温暖的臂弯里安放梦想,也以创业者的热忱反哺这片沃土。无声地邀请世界:来丽江吧,这里能安放你的远方,也能成就你的故乡。
记者/吕坤钊
责编/和真羽
二审/李 桥
终审/和红军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