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露还未褪尽周祖陵的古韵,当药香已悄然漫过景区的石阶,2025年8月2日的庆城,正以一场盛大的文化之约,迎接来自四方的宾客。“岐黄周祖・一脉相承”文化惠民活动在周祖陵景区拉开帷幕,五万余名游客循着千年文脉的印记,共赴这场融古贯今的文化盛宴,让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活力在此交织共鸣。
祈福启幕:一勺粥里品传承
清晨八点,周祖陵的钟声穿透薄雾,祈福盛典准时启幕。免费施粥的长队如龙蜿蜒,精选五谷熬制的“香甜福粥”冒着热气,盛在粗陶碗中递到游客手中。游客李大爷笑着说:“这粥喝着暖和,听说还有养生讲究,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是实在!” 一口温热入喉,不仅是舌尖的暖意,更藏着“五谷养人”的中医智慧——这是古人对自然馈赠的敬畏,也是今日对健康生活的期许,转眼间,千碗福粥便被申领一空。
不远处,岐伯献花祈福仪式更显庄重。参与者手捧药卉鲜花,在古柏苍苍的陵前肃立,三声钟鸣响彻山谷,带着对“悬壶济世”精神的敬仰,将健康平安的祈愿寄往天地。市民张女士虔诚地说:“参加这个仪式,感觉自己和老祖宗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就想把这份健康的祝福送给家人。”古老的仪式里,是文化基因的悄然传递,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传统的守护者。
多元体验:古今碰撞绽活力
若说祈福是与历史的对话,那么遍布景区的体验区,便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舞台。非遗中医理疗区前,吕氏秘方第三代传人吕秀芳的诊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她指尖的古方技法在游客颈肩流转,酸痛消解间,大家触摸到的是中医“治未病”的千年智慧。一位体验完理疗的游客感慨道:“以前只知道中医好,这次亲身体验,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这么深!”
几步之遥的岐伯云AI智慧国医展示区,则上演着传统与现代的奇妙邂逅。专家操作的智能设备将古籍药方可视化,屏幕上跳动的药材图谱与古法炮制影像交相辉映,让游客在科技光影中读懂中医药的创新密码。《黄帝内经》集章打卡点更是笑声不断,孩子们捧着手册在各个互动站穿梭,盖满印章的瞬间,也将“阴阳平衡”“顺应四时”的养生之道悄悄记在心里。小朋友乐乐兴奋地说:“这个集章太好玩啦,还学到好多知识,回家要讲给小伙伴听!”
9.9元无限畅饮的中医药茶饮区,成了最具烟火气的角落。陈皮普洱的醇厚、薄荷金银花的清爽,搭配医师量身定制的体质建议,让“养生”不再是晦涩的理论,而是融入日常的一杯清甜。夜幕降临时,森林茶社的星空露营地渐次亮起灯火,按五行方位布置的营帐与草木相融,抬头是银河璀璨,低头是药香浮动,这样的养生体验,让都市人寻得一份难得的安宁。游客赵女士惬意地表示:“好久没有这么放松了,在这里能感受到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双重治愈。”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身着汉服的NPC们。“卖货郎”挎着药囊吆喝着古法香囊,“卖花姑娘”教孩子们辨识草药,完成互动任务的游客捧着小礼品笑意盈盈。当非遗绝技“龙火术”的烈焰腾空而起,当“天女散花”的舞姿与敦煌风韵律动,全场掌声雷动——这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文化生命力的绽放。现场观众王先生激动地说:“这场表演太震撼了,感觉传统文化一下子就活灵活现起来了!”
文脉永续:一场盛宴的深层回响
这场持续一日的文化盛宴,意义远不止于热闹。它让岐黄文化与周祖文化从典籍与传说中走出,化作可感可触的体验,在五万人的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它为庆城注入了文化活力,让市民与游客在参与中读懂家乡的底蕴,让城市的文化名片愈发鲜亮。
更深远的是,人流带来的消费热潮,让餐饮、住宿、文创产品销售节节攀升,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岐黄周祖文化发源地”的品牌愈发清晰,正吸引着更多文旅项目与投资的目光。周祖陵景区也由此成为“文化祈福+研学旅游”的新地标,让庆城的文化魅力,从这方水土走向更远的天地。
当最后一缕夕阳为周祖陵镀上金边,游客们带着满身药香与满心收获离去。这场盛宴落幕了,但它所点燃的文化热情与发展活力,正成为庆城前行的新动能,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书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的崭新篇章。
记者:李云
|编 辑:刘亚妮
|责 编:刘兴存
|监 制:常毅博 姚宏伟
|总监制:王来林
点击下方,安装“新庆城”,关注我们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