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大美天空之镜,其实很可能是收费迷宫?青海察尔汗盐湖景区的操作让游客怒了:60块景交车坐完,还要再掏一笔才能看湖!”
一、景交车费用比门票还贵?
前不久,青海察尔汗盐湖彻底火了——不是因为盐花有多美,而是游客发现,花40块买了门票,还得再掏60块坐大景交车,下了车还得再买趟小车票(据说是20块)才能摸到湖边。
对此,景区工作人员解释说:“我们就是把下车点往前面移动了一公里,站太多人的话,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嗯,景区说这是“安全考虑”,可游客不傻:“1公里路收的钱,够买3杯奶茶了,这安全也太贵了!”
有网友认为:“打着为了你的安全的旗号搂钱。”
要说这事儿离谱,还真不是游客矫情。
去年有博主实测,从景区大门到核心景点,全程交通费用100块,比门票贵出一倍多。更有意思的是,去哪儿网去年的攻略里明明白白写着“门票+旅游车100元”,今年就变成了“大景交+小景交”的组合拳。
这调价速度,比盐湖的蒸发量还快 。
有人可能会说:“我不花钱坐小景交车,直接走到景区核心点不行吗?”
据我所知,大景交车下车点距离景区核心位置约1公里左右,烈日炎炎,走过去的话,至少得15分钟,体感容易不适,特别是对于老人或小孩来说可能受不了。
言外之意,可能很多游客基于这一点的考虑,哪怕是觉得这个小景交车的价格有点贵,也忍着去坐了。
二、为啥景区敢这么干?

看看行业内幕就懂了。现在的景区交通早就不是单纯的服务,而是一门暴利生意。
有数据显示,景区交通业务的毛利率能达到64.93%,比开酒店、搞餐饮赚多了。
察尔汗盐湖旁边就有企业因为违规圈地被查,说明这片盐湖底下,早就不只是盐矿,还有人盯着游客的钱包开挖呢 。
三、更绝的是他们玩的“安全牌”。

再者说,景区老说老站点人多危险,可新站点到核心区的1公里,既没遮阳棚也没指示牌,夏天四十度的太阳底下,老人孩子怎么走?
反观四川的规定,景区交通“不得谋取过高利润”,人家那才叫真为游客着想。说白了,要是真把安全放第一位,为啥不提供免费接驳车?或者把小交通的钱算进套票里明码标价?
这里藏着个冷知识:
按照规定,利用公共资源的景区交通该实行政府指导价,还得开听证会。
四、“先斩后奏”的交通收费套路,寒了人心
但察尔汗盐湖这波操作,游客连价格调整的风声都没听到。这种“先斩后奏”的套路,在云南、山西的景区早就上演过——先把停车场挪远,再把交通线拆成几段,反正游客来都来了,不掏钱只能认栽 。
说到底,游客骂的不是收费本身,而是被当成“待宰的羔羊”。
你要是明码标价说清全程多少钱,愿意来的人照样会来;
可要是先收60块把人骗进来,再逼着掏第二次钱,这不就是让人有些无语吗?毕竟大家是来拍天空之镜的,不是来拍“天价车票”收据的。
五、结尾,我想再唠几句
有一说一,察尔汗盐湖的风景,我愿意用绝美来形容。可是这个景交车连环收费的“套路”让人有些失望,也难怪游客的吐槽声如此之大。
在我看来,景区提供旅游服务,无非就是得把各项服务尽可能的做到游客满意,那游客自然是乐于心甘情愿的为你掏钱。
下次要是再遇到这种事,记住三点:一是查官网看有没有明码标价,二是保留好票据录音,三是直接打12301投诉。毕竟,好风景不该被坏规矩毁掉。您说是吧?
温馨提醒:本文部分配图系网图,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今日互动】对于“察尔汗盐湖景交车频繁收费”这个事儿,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