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西北部藏着个巴马瑶族自治县,说它是大山里的宝贝疙瘩一点不夸张。这地方的人能活大岁数,早就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奇闻了——清朝那会儿就有实证。
嘉庆年间,有个叫蓝祥的瑶族老爷子,一口气活到142岁,消息传到皇宫,皇帝都惊着了,专门写诗夸他能跟彭祖比寿数,这在当时可是天大的荣耀,要知道那会儿普通人能活过六十就算高寿了。
到了光绪年间更神,那桃乡平林村的邓诚才,直接让光绪帝派广西提督冯子才送了块“惟仁者寿”的匾,这可不是随便给的,足见这地界儿出长寿老人是真有年头了。
1960年秋天,武汉医学院那帮研究长寿的专家,顺着广西卫生厅和公安厅给的线索摸到巴马,这一查可了不得了——当地高寿老人的比例简直刷新认知。要我说啊,这就像捅了马蜂窝,国内专家一下子全盯上这儿了。
1982年人民日报一报道,新华社再往全世界一播,好家伙,美国之音、法国路透社这些国际媒体,还有一堆医学专家,跟闻着蜜的蜜蜂似的往这儿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都想来扒扒这里的长寿秘籍。就说2016年吧,全县百岁老人97个,平均每10万人里就有30.7个,这数在全球长寿地区里都排得上号,关键是还一年比一年多,你说邪乎不邪乎?
巴马天生养人的地方
巴马这地势有意思,西北高东南低,放眼望去全是山,老辈人说“八山一水一分田”,真是一点不假。就因为这样,这儿的地金贵得很,也造就了别处见不着的独特景致——山是青的,水是绿的,空气里都飘着股清爽劲儿。
盘阳河算是巴马的“母亲河”了,打北边往南流,跟条绿绸带似的把巴马劈成两半,石山区和土山区就靠它分界。这条河82公里长,有意思的是其中四段钻地下溶洞里去了,四进四出折腾一圈,出来的水那叫一个清,绿得跟翡翠似的。我亲眼见过春夏秋三季的盘阳河,两岸的凤尾竹被风吹得沙沙响,山影倒映在水里,活脱脱一幅会动的水墨画。
最绝的是这河水,经地下溶洞那么一过滤矿化,里头全是好东西——矿物质含量高得很,水温常年17到18度,不凉不烫正合适。当地人祖祖辈辈都有在河里裸浴的习惯,你还别觉得奇怪,据说洗久了皮肤滑溜溜的,啥小毛病都能缓解,我瞅着那些常去洗澡的老人,精神头确实比同龄人足,这说不定真是长寿的小窍门呢。
盘阳河源头有个更神奇的“命河”,从那社乡流出来,站高处往下看,那河道弯弯绕绕,居然天然形成个草书的“命”字,老天爷这手艺也太巧了。更邪门的是,河两岸住着的老人,百岁以上的一抓一大把,说它是老天爷给巴马盖的长寿印章,我觉得一点不夸张。
巴马的资源全是“长寿配方”
1、空气好得能“洗肺”,负氧离子多到爆
巴马的空气,吸一口都觉得浑身舒坦。就说水晶宫、百魔洞那些景点,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能有2万到5万个,盘阳河边上也有3000多,县城里随便走走都能有2000以上。对比一下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每立方厘米才200到300个,这差距跟天上地下似的。懂行的都说这负氧离子是“空气维生素”,我算是亲身体验过——在百魔洞待半天,原本有点咳嗽的毛病都轻了,呼吸起来跟平时堵着鼻子完全不一样。它不光能帮着润肺,还能让人睡好觉、稳住情绪,连新陈代谢都能调得顺顺的,老年人常犯的那些毛病,在这儿好像都不那么嚣张了,你说这空气是不是比啥保健品都管用?
2、水里藏着“玄机”,小分子水是真能处
巴马的水跟别处绝对不一样。大多是从长寿山地下深层冒出来的,还有那可滋泉,全是小分子水。我亲眼见当地人从山洞里接水,说放一年都不带坏的,刚开始还不信,后来看他们存了大半年的水照样清亮,服了!这可滋泉水有四样好处:pH值7.2到8.5,跟咱人体酸碱度几乎一样,喝着不刺激;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多到能当“天然补剂”;氧化还原电位低,才100到160,自来水的一半都不到,据说这样的水不容易让身体“生锈”;最厉害的是小分子团,中科院姚鼎山院士测过,64到83赫兹,能直接钻进细胞膜里去。我听当地老人说,常喝这水,皮炎能好,胃炎能消,连胆结石都能慢慢化了,降血脂血压更是不在话下。
有个来养病的糖尿病人,在这儿一天喝四升水,三个月血糖就正常了,你说神不神?国际自然医学会研究七年都认定,这水能让皮肤变嫩变白抗衰老,跻身世界十大美容泉,那是真有底气。
3、地磁比别处强一倍,睡觉都能“养身体”
巴马的地磁是真特殊,比别的地方高老多。后来才知道,盘阳河底下有个断裂带,直接通到地球地幔层,把巴马分成两半。一般地方地磁才0.25高斯,这儿能到0.58高斯,翻了一倍还多。我问过搞地理的朋友,他说在地磁合适的地方待着,血管里的血都流得顺,心脑血管不容易出问题,免疫力也强,连睡觉都能睡得香。我在巴马住过一阵,确实,平时在城里老失眠,在这儿沾枕头就能着,早上起来浑身轻快,这高地磁的功劳肯定跑不了。
4、太阳照着都舒服,紫外线被“过滤”了
按老辈人说的五行,太阳属火,可巴马的太阳跟别处不一样。阳光里有紫外线、可见光、远红外线,紫外线这东西伤皮肤,但巴马的高磁场跟个过滤器似的,把坏的紫外线挡回去,专留着对人好的远红外线。这儿每天平均晒5小时太阳,80%都是4到14微米的远红外线,被称为“生命之光”。大夏天在太阳底下走,居然不觉得烤得慌,暖洋洋的特舒服。这远红外线能激活身体里的水,还能让细胞动起来,新陈代谢快了,微循环好了,免疫力自然上去了——你看当地老人,大太阳下干活都不中暑,估计就跟这有关系。
巴马的长寿“密码”
巴马的百岁老人,过日子那叫一个规律——天不亮就起,太阳落山就睡,不急不躁的。吃的也简单,多半是玉米粉掺着青菜、豆子、红薯煮成糊糊,炒菜用茶籽油和火麻仁粉,看着清淡,营养却全乎。我尝过他们的火麻汤,看着跟普通菜汤似的,喝着清爽带点回甘,当地老人顿顿离不开,说这是“长寿汤”,我查过,火麻仁里的不饱和脂肪酸确实对血管好,难怪他们心脑血管病少。还有那糯米做的长寿糍粑,用老法子捶出来的,咬着糯叽叽的还带点米香,就着瑶族油茶喝,油茶那股子茶香混着姜味,喝下去浑身暖和,这搭配绝了,比城里那些大鱼大肉健康多了。
巴马人不管多大岁数,都闲不住。我见过102岁的老奶奶,还在院子里摘菜喂鸡,动作比有些年轻人都利索。地里的活儿、家里的琐事,全是自己来,一辈子没歇过。你想啊,天天活动着,肌肉骨头能不结实吗?心肺功能能不好吗?关键是他们心态好,邻里之间处得跟一家人似的,谁家有事都搭把手,脸上总挂着笑,没啥烦心事。我跟一个百岁老爷子聊过,他说“啥愁事睡一觉就过去了”,这种心态,比啥补品都管用。
巴马这地方,真跟被老天爷偏爱着似的。山山水水给了好底子,空气水地磁阳光全是养人的宝贝,再加上当地人那种慢悠悠的活法,想不长寿都难。你要是去了就知道,这儿的每口空气、每滴河水、每个微笑,都藏着过日子的智慧。咱学不来这儿的环境,但学学前辈们的生活态度,少点焦虑多点勤快,说不定也能离健康长寿近点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