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楚天热事)在新时代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中,荆州凭借深厚底蕴与独特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的号召,在8月1日召开的2025荆州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明确了“楚韵千年 相约荆州”的文旅发展方向。荆州正以构建文旅枢纽为基础,以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为目标,以文旅融合为引擎,全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全国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立足江汉平原腹地,构建辐射周边的文旅枢纽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北接襄阳、随州,南连湖南岳阳,东通武汉,西达宜昌,是连接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通过加强交通互联互通,如加密与延伸高铁线路,完善高速公路网,提升了与周边城市的通达性,缩短游客的出行时间成本,为游客串联游览区域内文旅景点提供了便利,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
荆州充分发挥自身作为楚文化发祥地、三国文化富集地的资源优势,与周边城市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比如将荆州古城、襄阳古隆中、宜昌猇亭古战场等三国文化遗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三国文化旅游带,丰富游客旅游体验,提升区域文旅产业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同时,荆州还与周边城市在旅游宣传推广、旅游市场监管、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构建辐射周边的文旅枢纽。
对标全国一流,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
荆州在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对标全国一流旅游城市,设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注重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与体验性。荆州方特东方神画将激光多媒体、立体特效、微缩实景、真人秀等现代科技表现手法与楚文化故事精妙融合,打造了《楚乐》《屈原》等多个具有强烈感染力与故事性的项目,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深入了解楚文化的魅力。
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方面,荆州从交通、住宿、餐饮、导游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与专业技能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个性化的服务,努力达到全国一流旅游城市的服务标准。
荆州积极探索创新文旅发展模式,推动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业态创新方面,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打造了荆州古城光影秀、荆州方特无人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夜间文化活动,形成了多个夜间消费区,沙市码头文创园已建设成为集文化展示、创意工坊、旅游休闲、滨江观光、运动健身、双创空间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长江商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夜间旅游体验,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
在品牌建设方面,荆州以楚文化、三国文化为核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品牌。通过举办中国电影大数据年度盛典、楚文化节等高规格的文化旅游活动,提升荆州文旅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将荆州打造成为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
以文旅融合为引擎,争当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荆州拥有50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与“九凤腾飞”的文化自信,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文旅融合实践中,荆州注重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
在景区建设方面,荆州博物馆通过数字化、可视化、智慧化路径,推进展品多元化陈列展演,让游客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楚汉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楚王车马阵景区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加持下,使这座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变得“可看、可听、可感”,生动地展现了楚文化的辉煌。
在旅游线路设计方面,推出的“荆州精品两日游”线路,将荆州古城旅游区、荆州博物馆、楚王车马阵、荆州方特东方神画等核心景区串联起来,让游客在两天的行程中,从古城墙的沧桑到方特的奇幻,从车马阵的厚重到小龙虾的热辣,体验一部浓缩的荆楚文明史,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文旅融合成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通过文旅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在旅游消费方面,荆州推出暑期惠民政策,如“荆彩夏日 惠游荆州”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消费,促进了当地餐饮、住宿、购物等行业的繁荣。
在就业方面,文旅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景区工作人员、导游到旅游相关的餐饮服务人员、住宿从业人员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居民增收。
在乡村振兴方面,荆州部分乡村依托当地的生态与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如八岭山镇依托恒荣梅园、浅山森林美术园等生态景观,以“美丽经济”激活乡村振兴动能,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致富新路,助力荆州争当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荆州正以构建文旅枢纽为基础,以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为目标,以文旅融合为引擎,坚定信心,努力在全国文旅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实现从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强市的华丽转身,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荆州在文旅发展征程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荆楚文化的魅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