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北疆,内蒙古扎赉特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这里不仅有广袤无垠的草原、蜿蜒清澈的河流,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北疆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广场舞表演。
扎赉特旗的草原文化源远流长,悠扬的马头琴声、豪迈的蒙古族长调,还有奔放热烈的安代舞,都是草原文化的生动体现。在扎赉特旗,马头琴的悠扬旋律回荡在各个角落,从传习所到草原上的蒙古包,都能听到这美妙的音乐。马头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蒙古族人民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安代舞,作为蒙古族传统舞蹈,在扎赉特旗更是深受人们喜爱。每逢节日庆典,男女老少都会齐聚一堂,跳起安代舞,那欢快的节奏、灵动的舞姿,展现出扎赉特儿女的热情好客和对生活的热爱。
农耕文化也是扎赉特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明,这里的人们创造出了独特的农耕文化。好力保镇的农耕博物馆内陈列着各种古老的农耕器具,从犁铧到石磨,每一件器具都见证着扎赉特旗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博物馆里,小小宣讲员用稚嫩的童音讲述着农耕文化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到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耕耘与收获。在扎赉特旗,还活跃着一批文艺创作者,他们深入稻田、米业基地采风,将农耕生活融入到文艺作品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扎赉特旗的农耕魅力,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独特韵味。
红色文化在扎赉特旗同样熠熠生辉。这里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是革命先辈们奋斗过的地方。舞台剧《邰喜德》就是以扎赉特旗的红色英雄邰喜德为原型创作的,这部舞台剧经过精心打磨,生动地展现了邰喜德的英勇事迹,让红色英雄形象深入人心。乌兰牧骑队员们也积极创作红色文艺新作,通过舞蹈、歌曲、小品等多种形式,将红色故事搬上舞台,让红色文化在扎赉特旗代代相传。
在教育领域,将北疆文化融入教学体系,各学校开发了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音德尔第一小学通过“红领巾广播站”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故事,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北疆文化的熏陶。同时,学校还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如音德尔第二小学的“同心园”景观区、音德尔第一中学的“冬冰夏稻”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等,让校园处处充满文化气息。社团活动也丰富多彩,安代舞、课桌舞等特色项目,让学生们在参与中感受北疆文化的魅力。
在文化活动方面,扎赉特旗更是精彩纷呈。“全民村TV”文艺汇演成为了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牧民们自编自演,将自己的生活、情感融入到节目中,展现出新时代农牧民的精神风貌。从最初的“送文化下乡”到如今群众自发“种文化”,扎赉特旗实现了文化服务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北疆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此外,扎赉特旗农牧民那达慕也是一场文化盛宴,百人马头琴奏响《万马奔腾》,千人四胡齐鸣《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万人安代舞跃动《多彩扎赉特》,还有马术表演、赛马、搏克、射箭等传统项目,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感受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胡合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扎赉特旗的北疆文化是多元而丰富的,它融合了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扎赉特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吸引更多人走进扎赉特,了解北疆文化,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王苏日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