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化茶香的氤氲到怀化陆港的发展气象,从芷江受降地的历史回响到清溪村的文学振兴实践......近日,由中国侨联指导、湖南省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 幸福湖南”2025海外华文媒体湖南采访行在长沙启动。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名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益阳、怀化,开启了一场探寻中华文化、见证时代发展的旅程。
非遗活力滋养文化自信
走进安化,云台山云海翻涌,茶马古道马蹄声声。
黑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技艺不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部活态的茶文化史书。从“世界茶王”安化千两茶到“腹有金花”的茯砖茶,安化黑茶既蕴藏着穿越百年风雨的匠心技艺,也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生活方式与文化哲学的生动载体。在安化黑茶文化艺术馆、安化第一茶厂以及中国黑茶博物馆,采访团在悠悠茶香间进一步了解安化的名片。
“百家姓”千两饼。谌与为摄
200公里外的怀化五溪非遗园则宛如一座活态的民族文化基因库。
侗族织锦与传统弓弩的互动游戏引领游客走近民族技艺;神秘古朴的傩戏面具折射出先民对世界的认知与敬畏;在侗族合拢宴的“扫码点餐”和全息动画呈现中,采访团成员惊叹于非遗技艺的同时,更感受到文化传播方式创新的魅力与匠心。
当采访团成员在鼓声中模拟起划龙舟,五溪大地千年的文化律动触手可及。欧洲新侨网主编王伟君说:“比起单一的图文展板,这样的互动设计能让人更好地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采访团在非遗园体验龙舟魅力。魏炯才摄
侨心相连辉映家国情怀
在益阳国基实验学校与张国基纪念馆,张国基先生献身革命、师泽海外、报答乡梓的传奇一生深深打动了采访团成员。采访团还通过历史照片、手稿和实物,了解了印尼《鹿见寰宇》。
在怀化芷江,这座因胜利与和平而名垂青史的小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与飞虎队纪念馆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情境与重大意义,以及跨越国界的生死情谊。这些以“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为训的青年人以热血守卫祖国的长空,深深打动着在场的观众。
亚太通讯社副社长陈红玲在展板前久久驻足:“在危难的时候,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紧紧团结在了一起。这段历史超越了国界,是人类共同追求正义与和平的见证。”
中国空军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校训展板。谌与为摄
产业兴湘绘就发展图景
走进山乡巨变第一村——益阳清溪村,周立波故居与其经典著作《山乡巨变》所描绘的场景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这里深挖文学富矿,不仅有研学基地、作家书屋群落,还有农耕文化体验区,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精神富了起来,书写了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安化则将一片茶叶、一株药草做成了富民强县的金字招牌。从林下仿野生种植到精深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被誉为“南方人参”的黄精在这里焕发新生,黄精产业成为生态富民的又一典范。由此,茶香与药香交织,谱写出产业发展、民生幸福的动人乐章。
此外怀化国际陆港的建设也呈现出面向世界的蓬勃气象。产业园吸引八方来客,中老班列、中越班列由此鸣笛启程,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怀化正依托国家战略,奋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和对接RCEP的重要门户,采访团在展厅中感受着怀化“服务全国、对接东盟、商通天下”的强劲脉动。
在国际箱包皮具产业展示厅,小箱包闯出的大市场,也成为湖南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生动缩影。媒体朋友们还纷纷购入这份“既有颜值,又有品质”的怀化伴手礼带回家。
国际箱包皮具产业展示厅,采访团成员选购行李箱。谌与为摄
“作为海外媒体,我们将根据所在国的特点,进行多手段立体化的传播,让世界看到真实的、幸福的湖南!”加拿大搜罗传媒副总经理唐明涛说。
短短数日的发现之旅,让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触摸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在湖湘大地上跳动的强劲脉搏,见证了湖南在新时代征程上奋勇争先的蓬勃姿态。
当安化的茶香飘向四海,当芷江的和平之声传遍八方,当怀化陆港联通世界,当清溪村的文学之光照亮梦想——一个文化自信、发展强劲、幸福可感的湖南,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召唤着海内外中华儿女共书发展新篇。(谌与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