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潭镇坐落于湘潭县西部、涟水下游南岸。涟水河中有一深潭,水清见底,潭下有“石户龙床”,旁有横卧的“仙人石”,镇名便由此而来。为便利两岸往来,石潭镇1967年开始新建大桥,这块美丽的仙石被压在了桥底,成了桥墩的基础,1974年大桥建成通车。
石潭桥志:一座镇的命运纽带。(图源:红网论坛@湘潭飞鹰)
这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双曲石拱桥,网络上难寻其踪,老一辈口中也鲜有提及。它就那样静静横跨涟水河,是石潭全镇唯一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老家在河南岸的白托,记忆里,小时候父母带我去河北岸古城的姑姑家,总会在桥上多待片刻。指尖抚过饱经风雨的栏杆,从南端一步步数到北端,恰好350步。按每步50厘米算,桥长该有170多米。桥外逆水方向约10米处,曾有片洗沙场——河道里泊着挖沙船,岸边立着高耸的洗沙机,皮带将船舱里的砂石传送上来,滑轮卷起河沙,在机器旁堆成直径七八米的圆锥沙堆。排队的拖拉机装满河沙,轰鸣着驶向农家新房的工地。
桥在涟水畔,长在记忆中。(图源:红网论坛@湘潭飞鹰)
后来,每到端午,大桥下便热闹非凡。古城与白托的龙舟队要在此竞技,我会骑上比自己还高的二八大杠,约上伙伴们去桥边空地围观。那时的龙舟赛是一年一度的盛事,两岸河堤上人山人海,呐喊助威声震耳欲聋,酣畅淋漓。火铳声响彻河面,两艘龙舟以桥墩为起点,伴着鼓点整齐划桨,逆水冲出的浪花拍打着岸边野草,惹得草叶不住摇曳。
长大后离了家乡,车轮滚滚中,桥下的龙舟声渐渐远了。2013年返乡时,大桥正迎来首次加固维修。我站在逆水方向5米外的浮桥上,终于近距离看清了它独特的容颜。相机光圈里,石潭大桥的影像与澄澈河水、蓝天白云交融,定格成湘潭县石潭镇最温柔的邂逅——湛蓝天空与清澈河水在此相拥,桥上桥下,都是时光的痕迹。(图文/红网论坛@湘潭飞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