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与泉水是独属于大西北的浪漫,在河西走廊的腹地,巴丹吉林沙漠的西缘,有一片被阳光熔铸成金色的海洋——临泽金沙湾。
当城市在身后渐行渐远,当柏油路的坚硬被沙粒的柔软取代,一种奇异的时空错位感便悄然降临。这里距离临泽县城28公里,距离张掖市区63公里,当我们乘车从临泽县城出发,行驶约一个半小时站在这沙梁之上时,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星球。
这里,曾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四十年前,居住在沙漠边缘的赵老汉常年在沙漠中牧羊。一次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将他和羊群卷入了一处沙湾。幸运的是,沙尘暴过后,他竟发现旁边有一湾清泉。那湛蓝的泉水宛如一弯新月,静静地镶嵌在沙海之中,在这干旱枯焦的沙漠里,它的存在无疑是一个奇迹,仿佛是上天的恩赐。次年,赵老汉再次寻回这片泉水边,并栽下了六棵杏树苗。此后,他每次放羊到这里,都会细心地给树苗浇水养护。在赵老汉的精心照料下,杏树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为茫茫沙海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如今,这六棵杏树静静环绕着碧水,仿佛在向每一位到来的游人诉说着那段尘封已久的故事。
沙丘是时间最忠实的记录者,金沙湾的沙不同于海滨沙滩的潮湿厚重,它干燥、轻盈,随风起舞时宛如金色的薄雾,将整个天地笼罩在梦幻般的滤镜中。
清晨,当初升的太阳将第一缕光线斜射在沙脊上,整个沙漠便苏醒过来,每一粒沙都闪烁着属于自己的光芒。抓起一把沙,任其从指缝间流泻,阳光下沙粒如金粉般闪烁,时间在这一刻变得可视而可感。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沙海呈现出一种近乎白色的金黄,炽热而纯净。当寂静被引擎的轰鸣打破,金沙湾也展现出它狂野的另一面。沙滩摩托车在沙丘间飞驰,扬起长长的沙尾;卡丁车在专门设计的赛道上竞速,驾驶者的欢呼与马达的咆哮交织成沙漠交响曲;冲浪车从高耸的沙丘俯冲而下,带来几近失重的快感。这些现代机械的入侵非但没有破坏沙漠的原始美感,反而创造出一种超现实的画面——钢铁与金沙的碰撞,人类工程与自然造物的对话。
当夕阳西沉,金沙湾开始它的夜间变奏。星空篝火晚会上,跳动的火焰将人们的影子拉长投射在沙丘上,宛如远古先民围火而舞的现代版本。沙漠露营者躺在帐篷里,透过纱帐仰望银河,城市中难得一见的繁星在这里密集得几乎要坠落下来。房车营地亮起温暖的灯光,像一艘艘停泊在金色海洋中的船只,繁星如璀璨明珠,在无垠天幕中缓缓游弋,仿佛触手可及,侧耳倾听,恍惚间竟能听见星星的呢喃,那是大自然与心灵的无声对话。
金沙湾最动人的地方,或许在于它给予现代人一种稀缺的体验——纯粹的感官觉醒。在这里,视觉被无遮挡的地平线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所冲击;听觉在寂静与轰鸣之间震荡;触觉通过赤足行走和沙粒抚弄得到前所未有的敏锐;甚至嗅觉也能捕捉到干燥空气中特有的矿物质气息。这种全方位的感官唤醒,正是都市生活中逐渐退化的能力。它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人类既渺小又伟大的矛盾本质——面对浩瀚沙海,我们意识到自身的短暂;而通过越野、探险、艺术创作等活动,我们又在这短暂中刻下永恒的印记。
离开金沙湾时,鞋里总会带走一些沙粒。这些不经意的小纪念品,或许正是沙漠的温柔报复——它以这种方式提醒我们,某些体验一旦发生,便如同沙粒渗入生命的每个缝隙,再也无法彻底清除。临泽金沙湾,这片位于甘肃西北部的沙漠景区,用它的寂静与轰鸣共同谱写着一首关于自由、挑战与回归的长诗,等待每一位旅人来阅读属于自己的那一行。(程莉 张希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