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 8月6日,遵义市召开“播州区融合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现代旅游新体系旅游产业化”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播州区近年来旅游产业化的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
近年来,播州区紧跟时代步伐,立足资源禀赋,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紧扣“1411”总体思路,持续推进旅游产业化向纵深迈进。在全省I类地区30个县(区、市)旅游产业化高质量考核中,播州区实现了从2021年第19名到2024年第3名的飞跃。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播州区多项指标稳中有升,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594.0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37亿元,人均花费、住宿业现价增速、规模以上文体娱乐业营收增速等居全市前列。
思近谋远,心系全域旅游的“情与乡愁”。政企携手,把握政策新风向,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优化服务,让文旅产业深深扎根这片沃土,在市场浪潮中乘风破浪;群策群力,化解发展新阻碍。建立分级调度机制,确保工作推进有条不紊,为文旅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找准方向,推进产业可持续。按照“文旅+”思路,咬定目标不放松,树牢系统发展思维,着力推动红色旅游、“乡愁”旅游、休闲旅游等业态持续壮大,文旅融合的切入点更加深刻更加聚焦。
聚焦关键,深耕旅游产业的“爱与情怀”。深化企业改革,推进国有景区“三权”分置、民营与国有企业运营改革,整合区内丰富旅游资源,全力打造“一会(苟坝会议会址)一渠(大发天渠)、一村(花茂村)一寨(乌江寨)”为引领的旅游产业体系;强化品牌创建。将分散旅游资源串联成珠,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旅游品牌,累计创建国家级品牌9个、省级品牌28个;培育市场主体,以“场景+住宿+多业态”旅游生态圈为抓手,新增培育市场主体269家,床位23400张。
多元融合,展现播州文旅的“诗和远方”。文化与旅游深度交融,传承千年底蕴,强化文旅融合发展,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带动旅游及相关消费1.5亿元;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发展农家乐、采摘园、乡村民宿等项目,将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实现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体育与旅游欢乐联动,挖潜区域价值,体育赛事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刺激性,让游客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领略到不同地区的自然风光,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服务至上,探寻全域旅游的“梦与天涯”。大数据赋能精准营销,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邀请知名媒体和网络大V走进景区开展宣传报道,提高了营销的效率和效果;精准化提升旅游服务,针对性推出春季游、夏日游等两日游精品线路2条,开发特色培训、研学经典等课程18门;系统化监管提高质效,播州区始终将游客安全与宠客服务放在第一位,实施“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专题整治,全力保障游客一路畅游、一路欢乐。
当下,播州区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思维,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以旅游生态圈打造为抓手,构建三大特色旅游产业集群,擦亮“一会一渠 一村一寨”特色旅游品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辑:田文涛
一审:王远飞
二审:李维霞
三审:刘 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