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持续“高温模式”,而夏季平均气温仅为19.8℃的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宛如天然的“大空调”,吸引着八方游客到这里来避暑。在大方县北部的一个小村庄——木寨,清凉宜人的气候和靓丽的乡村环境,让这里成为宜宾和泸州等川南地区游客避暑的就近选择。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核桃乡木寨社区的民宿。李灵摄
“过两天要来40多个客人,我这边实在安排不下来,麻烦你们统筹下,看看其他的民宿能不能容纳下,尽量争取把他们留下来。”在大方县核桃乡木寨社区,民宿负责人李进平正为房间紧张而发愁,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邹正军商量着解决办法。
走进李进平运营的民宿里,一副“兴文之家”的字幅格外显眼。李进平来自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他这里的游客大多也是来自兴文。李进平笑着告诉笔者,这里吃饭的地方不叫食堂,叫伙食团,这里的饭菜都是大家一起做。
“我也是天气热了才过来,来的时候组织一些人一起来,来这里的大多都是老主顾,他们住了后房间里的东西都不带走,第二年来的时候方便些。”李进平说。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核桃乡木寨社区的民宿群。郝滨摄
“我们来避暑的时间比较长,我们平时要用的东西都会带上,完全就像有家的感觉,我们避了暑之后要回去的时候就把有些不必要的东西放在这里,明年来就带这么多东西了。”游客叶华告诉笔者。
“周边的很多大小场(集市)我们都去看了,赶场很热闹,这边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很喜欢这里的生活和气候,这跟这些居民也聊得来,也就像这边的主人一样。”游客刘明强说。
叶华和刘明强在兴文就是老熟人,他们四年前一起组队来到木寨,每年夏天都相约来到这里避暑,直到老家气温降下来才回去。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就能到达木寨,这也是他们选择来这里避暑的重要原因之一。
来自四川宜宾兴文的游客正在创作书法作品。赵焦玉驰摄
在木寨的另一家民宿,来这里旅居的游客大多来自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这里便成了木寨的“长宁之家”。临近饭点,老板熊艳正忙着做饭,厨房里,几个游客也在帮着忙活,这种“客人变家人”的场景在这里已成常态。
“老板生意好忙不过来,我们就帮下忙,我们就当这里是家,老板也很好,对我们也像家人一样,我们想吃什么做什么,她基本上都会满足我们。”游客韩平一边切肉一边说。
“这里吃的很不错,基本上已经改成我们四川的口味,我们来了八年了,每年都是来这家农家乐,这里的老板对人很和善,周边的村民也很热情,所以我们就喜欢来这里避暑。”游客李永琼说。
来自四川宜宾长宁的游客正在片白肉。郝滨摄。
“我们从6月27日开始接待客人,到7月中旬就已经满客了。我家开了民宿九年了,每年都有这些客人,我们都打成一片,就像一家人一样。”民宿负责人熊艳笑着说。
近年来,该木寨社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结合当地独特的文化底蕴,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旅游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时,全面提升道路、停车场、公厕、游乐等基础设施,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木寨社区总共开办民宿客栈32户,床位930张,涉及6个村民组,来避暑的客人占了我们常住居民40%以上,2024年实现避暑旅游收入300万元以上,今年预计370万元左右。我们要从服务上来下功夫,无论在餐饮上和接待礼仪上来下功夫,要让我们客人来到木寨吃得放心,玩得开心,住得舒心。”木寨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邹正军表示。(何志刚、郝滨、李灵、赵焦玉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