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诚信建设10条措施》日前发布,将于8月12日起施行,以诚信新政守护山水诗意。
今年以来,云南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将诚信建设摆在市场秩序治理突出位置,深入开展旅游服务创优提质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旅游市场环境持续向好,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感受七彩云南的魅力。
在腾冲市各旅游景点,“30天无理由退货”的标识随处可见。“我们所有商品都得明码标价,销售凭证上必须有售后电话和退换货监理中心电话。商场里设有消费者维权服务站。”腾冲市旅游质量服务中心主任刘贤波介绍。
云南省已搭建12345涉旅投诉分中心,精准受理处置游客投诉,确保5分钟响应,依法依规按时办结。“我们还组织开展游客投诉回访,实现闭环管理,争取做到投诉‘件件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综合执法监督局负责人吕开家说。
大理白族自治州发布文化和旅游“红黑榜”,将诚信经营、服务优质的企业和个人列入“红榜”大力表彰,违规失信的则列入“黑榜”严厉惩戒,通过鲜明的奖惩导向,引导旅游经营主体诚信经营。在双廊古镇经营民宿的唐女士,便是“红榜”的受益者。凭借优质服务和环境,她的民宿今年5月登上“红榜”,这为她带来了络绎不绝的新客源。
夜幕降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星光夜市渐渐热闹起来。来自甘肃的游客慧慧穿梭在挂满特色服饰的摊位间,仔细挑选旅拍行头。“我是根据‘红黑榜’挑选的商家,全程没有隐性消费。”她说。西双版纳多部门联合开展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加强对旅拍等重点行业的规范,努力保障游客消费全流程透明与舒心。
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共接待游客3.71亿人次,同比增长10.8%;实现旅游总花费6584.31亿元,同比增长10.5%。处置涉旅投诉17755件,同比下降35.52%,旅游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诚信才能带来更多回头客,这是我们实实在在的体会。”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某旅行社业务负责人邱晓刚说。“坚决不做低价团、严格履行合同,不搞强制购物,不组织或承接‘不合理低价游’。”邱晓刚介绍,旅行社会定期组织导游学习、培训,内容除了服务技能,更强调诚信。
“旅行社因被吊销经营许可证而被认定为严重失信主体的,其主要负责人5年内不得担任同类企业主,有关管理人员3年内禁入行业;导游有吊销导游证处罚,不得再次申证。”10条措施再次强化对“不合理低价游”、“一对一”恶意尾随、“包厢式”推销商品、欺客宰客、强制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
“诚信是旅游的生命线,更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我们将持续织密诚信监管网络,让‘诚信旅游’成为云南的鲜明标识。让游客来了放心、玩得舒心、走了还想再来,旅游这块金字招牌才能越擦越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8日 14 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