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峨汉高速黑竹沟互通桥下的峨边彝族自治县亥子坪农产品展示中心暨黑竹沟服务区正式建成投用。作为全省首创运营高速公路底层架空空间保护性利用示范工程,不仅填补了峨汉高速黑竹沟站出口及S309线长期缺乏规范服务区的空白,也是交旅融合的生动缩影。
位于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部的黑竹沟景区,因其秀美而神秘的风景和人文,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但作为前往黑竹沟景区的重要一站,黑竹沟站的高架桥下,却有着8152平方米的“沉睡空间”,过去长期被闲置。
如何破解高速公路桥下空间保护性利用难题?峨边彝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积极协调省交通执法总队、高速交警、川高公司、乐汉高速公司等单位,深入论证安全方案,仅用45天,便完成从政策突破到施工许可的全流程审批,较常规时间缩短60%。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黑竹沟互通桥下空间从过去灰蒙蒙、光秃秃的桥墩,如今华丽变身为集基础服务、农产展销、文旅体验于一体的“桥墩画廊”网红驿站。作为全省首创,不仅是一次桥下空间的“物理重构”,更是一场“产业重构、价值重构、精神重构”的深刻革命,为全省高速公路桥下空间保护性利用提供了可复制的“峨边经验”。
有限的空间,怎样实现功能最大化、效益最优化?项目科学设置了44个停车位(含6个大车位)、22个厕所蹲位、充电设施等,满足司乘人员停车、如厕、休憩等基本需求,成为过往旅客的温馨“港湾”;精心打造4169平方米道路及3983平方米绿化,融入熊猫主题彩绘、彝族文化元素、精致绿篱景墙,让桥墩变身“生态柱”与“文化画板”,成为黑竹沟旅游的“活广告”和“引子”。
同时,创新嵌入“亥子坪农产品展示中心”,让本土老腊肉、乌天麻、嫩竹笋、野蜂蜜等山珍“C位出道”,成为农民家门口的“直销窗口”。如今,灰蒙蒙、光秃秃的桥墩已被开创性盘活,过去的“沉睡空间”华丽变身为集基础服务、农产展销、文旅体验于一体的“桥墩画廊”网红驿站和新地标,实现了桥下空间的“再生”与价值跃升,也成为峨边深化“四公一农”建设的生动缩影和成功典范。
下一步,峨边彝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还将持续探索交通与旅游、产业、生态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让“交通流量”持续转化为“经济增量”,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来源:乐山发布、蜀道集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