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感觉很快乐,我减重了10斤”“我在这里解锁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的目标是减肥6公斤以上,现在实现啦……”随着营员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减轻的体重,海东市首届高原康养成人训练营也落下了帷幕。
这场始于海东市的康养之旅,不仅让“体重的减法”与“生活的加法”奇妙地交织在一起,更让“海东情”和“无锡意”跨越山海硕果满途。
沉浸高原康养
“海东有符合康养的主要条件,有很好的自然环境、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和当地的文化,高原康养,海东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名誉院长励建安说。
15天前,31名江苏省无锡市的市民将太湖的温润装进行囊,飞越千山,抵达这片被阳光亲吻、被清风眷恋的高原热土。
每天清晨,营员们从例行称重开始,在教练团队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始一天的康养之旅。从接机送站到全程记录,从日程安排到温馨提示,从饮食搭配到运动强度,这些细碎的安排,都让每一位队员真正读懂高原康养的意义。
成人康养训练营队员王春华说:“来到海东以后,让我感受到这里的空气特别甜,山也美,参与这个活动的时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领导们很重视,后勤人员对我们的服务特别暖,教练们非常用心,水平也很高,来了之后没有想家的那种感觉,感谢海东。”
高原的康养,不在药石,而在自然。这里空气清冽,呼吸之间,肺腑如洗。住得久了,海东便不再是风景,而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以前在无锡晨跑,耳边是车流声,在这里深呼吸,满鼻子都是草木香。黄金海拔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身体的焕新。”训练营营长王仁刚深吸一口气说道。
近年来,海东市依托北龙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和“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两块“国字号”招牌,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功能,高水平建设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康疗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康养目的地,为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
打卡最美海东
“看一下我们这里的天,这里的山,这里的水,仙境啊,人间仙境……”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发自内心的赞美。
被誉为“天然氧吧”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北龙山景区,位于互助县东北部,因大通河碧水穿梭其间,曲峰回转、山水抱流,呈现出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可赏叶、冬可观雪的全季、全域、全时的旅游“大流量”,境内以青龙峰、黑龙掌等“龙”字命名的景点多达15处,由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北山扎隆沟景区等五大景区组成的日出云海、天池胜境、杜鹃花海、飞瀑流泉等网红景点达80处,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青藏高原上的“天然动植物王国”。
“这里的空气太好了”“这里简直太美了”“这里的温度真舒适”“在这里,感觉我的肺都开始自由呼吸了。”互助北龙山景区的景色,不在奇绝,而在深远,营员们纷纷感慨。
这里景以“绿”打底、峰以“奇”取胜、瀑以“秀”而名,加上动植物的多样性,不仅是青海东北部的生态屏障,更是青藏高原生态持续向好的缩影。
今年以来,海东市全力打造“周末放松·去趟海东”文旅促消费品牌,按照“一圈三线百点”总体布局,设计制作“周末放松·去趟海东”手绘地图,邀请甘肃省兰州市、西宁市、海东各县区旅行社开展旅游踩线活动,推出生态游、黄河游、民俗游、文化游、红色游五大主题31条精品旅游线路,满足西宁、兰州等周边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深受游客欢迎。
寻觅内心宁静
山里的静,不是无声,而是另一种声音。
这里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也没有人群的熙熙攘攘,更没有机械穿梭的嗡鸣,只有风过松梢的沙沙声,溪水流过石缝的泠泠声,偶尔一声鸟啼,清脆地划破寂静,却又让这寂静显得更深。
“在森林里做瑜伽,这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闭上眼睛的刹那,感觉周围的空气都是静止的,内心也无比平静和舒适。”营员陈坤说。
在海东,凉爽的夏季成“天然空调”,清幽的山林变成“户外健身房”,连空气中的负氧离子都成了“隐形疗养师”。溪水潺潺,绕过山石,穿过树林,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溪边,各种颜色的野花竞相开放,与周围的绿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徒步过程中,营员们边走边探讨着,无论是坐在溪边的石头上,静静地聆听溪水的“歌唱”,还是在林间的小路上,悠闲地漫步,都能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放松。
趣野精品民宿的藏式火塘旁,营员们跟着村民学习锅庄舞,主人正在熬煮青稞红曲茶。这种用海拔2000多米青稞发酵的饮品,含有比红酒更丰富的白藜芦醇。当茶香混着松木燃烧的噼啪声弥漫时,窗外的星空已铺满整个天幕。
从“一业兴”到“百业旺”,海东市着力构建“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促销、天天有场景、各地有特色”的融合发展模式,2025年上半年,海东市迎来1162.49万游客,同比增长22%;旅游收入达28.37亿元,同比增长20%。
“康养在海东,快乐又减重”从来都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场用行动书写的康养之旅、健康革命。海东,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将以黄金海拔的地理优势,天人合一的生态优势,底蕴深厚的文化优势,成为更多人追求健康生活、享受美好时光的诗意栖地。(全媒体记者 巴迎桂 通讯员 马文明 摄影报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