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之夏,活力四射。
就在今晚,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开幕式将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之檐”前的户外区域精彩开幕。
依托开阔的湖景、绵延的绿地和无界的场地,打破传统场馆的物理边界,串联起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与市民生活场景——这就是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打开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的独特方式。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府新区考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公园城市”重要理念在兴隆湖畔首次提出,为四川天府新区擘画出宏伟的发展蓝图。
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天府新区坚持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统揽,践行山水人城和谐相融营城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目前,天府新区综合实力稳居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生动呈现公园城市的魅力。
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马骥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年轻:
跃动的城市心跳
就在今夜,将有来自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年轻健儿在此聚首,然后展开赛事拼搏;就在今夜,骑行、街舞、滑板,乃至Rap、打碟等演绎,舞台上,张扬的青春、动感的身影,共同构成一场洋溢青春气息的开幕式。
但年轻与活力,不止于赛场上、不止于舞台上,更在一座年轻的城市中,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在此相互碰撞,奋力拼搏和成长。
作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正以其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城市特质,吸引大量年轻人汇聚。过去5年间,有近20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落户新区,19名院士领衔、34个青年人才团队共计1000余名高层次人才汇聚于此,逐梦天府、成就自我。
在天府永兴实验室,平均年龄30岁的250余名科研人员聚力攻关绿色低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在四川天府高新技术产业园(筹),超万名产业人才投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天府中央法务区,约1.2万名法务人才致力推动法商融合……随着万千矢志攀高、全力筑梦的各方人才汇聚公园城市、扎根天府新区,人才发展效能持续释放,一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已然成势。
成都科学城。马骥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青年心之所向的背后,是一座持续进阶的青年友好之城。
青年人才驿站最长免费住15天,规划建设1.4万套人才公寓,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分层分类对人才进行奖励支持,专为人才定制“天府英才卡”,全域布局“15分钟生活圈”……从“给政策”“给优惠”到“优平台”“营生态”,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这样的天府新区,年轻人值得来,值得留,值得拼搏。
生态:
城园共生的绿色诗篇
绿道即跑道,公园即赛场。
绿意葱茏的公园草地、远眺雪山的湖滨广场、银沙细浪的湖岸长滩,从一个个生态与自然交融的比赛场地,看见一个葳蕤生长的中国式现代化公园城市先行区。
兴隆湖沙滩排球活动。资料图
“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早在规划之初,天府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锚固72.1%的蓝绿空间,严控156.56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严守12.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大尺度生态廊道串联起城市组团,构建形成了“大开大阖、显山露水、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优美城市形态,让城市在大自然中有机生长。
太平街道桃源归谷垚望台。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公园城市的探索实践,改变了从中心城区到近郊乡村的传统布局,“三分山水四分田,三分城市嵌其间”的城市自然格局,将好山好水好风光引入城市内部,乡村郊野美田弥望、茂林修竹,满城花境星罗棋布、争奇斗艳,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兴隆湖绿道。郑源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
以新发展理念之“魂”,塑公园城市之“形”,生态价值正充分转化为生活品质,440公里生态绿道串珠成链,7.7万亩蓝绿空间锦绣成片,以公园、绿道为中心的绿色生活方式,勾勒出“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的理想城市样本。
置身于这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画卷,城市生活变得更加令人期待。期待在公园城市天府新区,拥抱诗意的生活美学。
创新:
嵌入生活的科技感
盛夏八月,公园城市,创新潮涌——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现百万安培亿度H模,再创我国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
大科学装置“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真空管道顺利完成架设,完成直线电机第一阶段试验验证;
海艺互娱AI生图产品——海艺AI模型库已突破百万,Web月活跃量一度逼近2000万,长期位列全球AI生图产品榜首……
天府实验室。马骥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背靠四川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重要承载地独特优势,深度融入成都加快打造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进程,天府新区正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纵深承载地和西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系统落位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地区首个国家实验室、2个天府实验室挂牌运行,相继落地6个“大科学”装置,集聚26家国家级科研机构、3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引进66个高能级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以及大批领军企业研发中心。
一场国际赛事遇上一座科技之城,体育竞技场正在成为科技创新产品“应用场”。
兴隆湖沙滩场馆。马骥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广目科技的无人安防巡检机器车,化身不知疲倦的“智能保安”日夜守护世运村安全;潜行创新带来的水下清洁机器人,成为保障成都世运会水上项目场馆水质的“秘密武器”;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研发出的辐射制冷降温产品,可帮助赛事户外工作人员实现5~8摄氏度左右的额外降温效果……随着成都世运会正式开幕,作为赛会主要赛区之一,天府新区不仅汇聚了全球体育健儿的目光,更将凭借一系列“黑科技”的应用,成为展现科技与赛事融合魅力的前沿阵地。
开放:
链动世界的会客厅
兴隆湖畔和风起,天府之檐宾客至。
“神鸟”展开双翼,公园城市绽放西部万千气象;“蜀锦”数屏飘扬,丝带环绕五洲四海奔腾友谊。
从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到“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从中国—中亚外长第五次会晤,再到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天府之檐”所在的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已然成为成都乃至四川举办国际会议及活动的主场地。
透过“天府之檐”这扇窗,看见一个奋力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的天府新区。
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马骥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看平台开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建设蹄疾步稳,中意、川港、蓉港等合作园区汇集国际创智力量;看贸易开放,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总额跻身全国前十,累计开行跨境公路运输班车超14316车次、运货值约301.36亿元;看通道开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铁路枢纽高铁天府站投用在即,高效连接天府、双流国际机场……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天府新区不断拓展国际合作边界,持续释放对外开放澎湃动能。
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逍遥 摄
看产业开放,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已与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天府国际基金小镇管理基金规模突破6000亿元;看制度开放,天府中央法务区泛法务机构超300家,自由贸易试验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70余项;看对外交往,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智利总统博里奇、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老挝副总理吉乔相继带团访问天府新区,西博城、天府国际会议中心累计举办重大展会活动700余场……加快塑造开放门户功能,天府新区不断拉近与全球的空间距离和情感连接。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马骥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节点优势,四川天府新区始终走在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前沿,通过成都世运会国际舞台,正以更加年轻自信、活力绽放、开放包容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惠民:
可感可及的人民城市
“希望能带着远道而来的老朋友们一起在成都尝尝担担面。”临近成都世运会开幕,空手道运动员龚莉满怀期待地说,“我们在赛场上是对手,赛场下是朋友。”
因为成都世运会,来自全球各地的运动员和游客相聚公园城市,人们体验着赛事的速度与激情,也感受着一座城市新区的热情与追求,骑一趟绿道、品一杯清茶、逛一次艺展、赴一场夜游,这些都是许多人热爱和向往的生活方式。
小朋友在新区探索自然。资料图
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着力“打造幸福家园”,在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新建成的391处基本公服设施、28个社区综合体,118个“15分钟生活圈”让优质民生服务触手可及;103所中小学、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增学位10.6万座;先后引育7家三级水平医院,新增床位近万张,新建5家、改扩建1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门口的好医院”成为居民标配;规划实施轨道交通线路16条、300公里,综合开发轨道站点53个,已建成地铁线路5条、89.3公里,让“回家的路”更加顺畅。
城市的美好来源于共同奋斗、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守望相助。在刚刚结束的公园城市美好生活大会上,天府新区再次对实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三大专项行动作出总动员、总部署,并正式发布“美好生活开门问政”机制,通过常态举办企业发展座谈会、创新创业座谈会、民生实事恳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纾解发展难题,让城市的发展与大家期盼同频共振、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让公园城市美好生活可感可及。
天府公园场馆。马骥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拥抱成都世运,体验万千气象,分享美好生活。
从“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到如今“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大美画卷逐渐铺展,天府新区将坚定践行公园城市“首提地”使命,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锚定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着力探索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推动公园城市先行区内涵式发展,生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公园城市的万千气象。
来源:天府发布
编辑:何可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