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胜利闭幕,锚定了彭州未来发展的新坐标,明晰了新征程方向。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关键在于实干与创新。全会前夕,彭州市四套班子领导深入一线,专题调研文商农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实地检阅“立园满园”行动成效,探寻“五廊共治”深化成果。正是这些来自一线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悟,为全会精神的落地,提供了最鲜活的注解和最坚实的实践起点。
当镇(街道)与“2+2”产业园区带着一个个项目精彩亮相,展现的不仅是亮眼的阶段性成绩,更是彭州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与深厚潜力。7月31日起,《彭州发布》推出系列报道——“镇”在被看见,聚焦调研中的精彩实践与奋进足迹,看彭州如何立足优势资源,以全会精神为航标,奋力书写文商农旅体深度融合新篇章,加速将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现实。
在成都向北50公里,有一处被牡丹花海与三线记忆浸润的地方——市丹景山镇。这里藏着川西坝子最鲜活的文旅密码:西汉文翁治水的智慧仍在湔江流淌,三线建设的红砖厂房已变身文艺地标,而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擘画的“天彭牡丹”这一垂类IP,正让丹景山镇在城乡交界的画布上,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的近郊旅游新图景。
丹景山镇作为龙门山旅游度假区的“门户”,依托彭州“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独特地理格局,“一江九河四库”的水系与牡丹、世界遗产等特色IP相互交融,水脉与文脉共生共荣,为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绝佳的先天条件。
1961文创园区
老时光里长出新风景
走进1961文创园区,就仿佛踏入了一段被岁月尘封却又重新焕发生机的历史。园区内的三湔咖啡馆,其前身是老关口站工作人员办公地点,始建于1959年,1961年正式运营,经改造后如今已成为一处充满文艺气息的休闲场所。木质砖瓦的设计风格,搭配壁炉、木质桌椅,陈列着牡丹主题文创产品,园中的绿植繁茂,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这里点上一杯咖啡,享受着乡村美景与文艺氛围的交融,惬意之感油然而生。
而原关口老火车站这座陪伴丹景山镇人民40多年的建筑,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推动下,它摇身一变成为老站·书吧,为当地营造了浓厚的全民阅读文化氛围,提升了民众的文化素养。
湔江小火车更是园区的一大亮点。改建后的小火车轨距达到国际标准,采用电力驱动,不仅节能环保,更成为正式的旅游观光车。它串联起牡丹文化广场站、老关口站、镇国寺白塔、佛山古寺、文翁祠等众多点位,让游客在缓缓行驶的列车上,沉浸式感受丹景山镇的历史与文化魅力。
园区还引入青创集服务中心,孵化青年创业项目,推动“治理-人才-产业”良性循环。彭棚儿咖啡、三湔乐园等新业态的加入,更让这里成为集文化展示、艺术交流、亲子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文旅综合体。
文翁祠
千年古祠照见当代治理
作为丹景山镇的另一文化地标,文翁祠承载着“文翁化蜀”的千年文教传统。在“景镇一体”的规划下,文翁祠与小火车线性公园深度融合,成为“文化游径”的重要节点。
文翁,这位西汉景帝、武帝时任蜀郡守的历史名人,在彭州“天彭门”兴修水利,延续李冰治水理念,将“湔水九分”,解决了上游水患,扩大了下游灌区,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后人在其治水处修建文翁祠以表纪念。
重建后的文翁祠占地面积约4亩,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主要为两层祠堂建筑,由青砖、木梁、古瓦建成,整体建筑卧于寿阳山下,与牛心山对阙,守望湔江的浩淼烟波,眺望天府平原的富饶广阔,并顺山势呈台阶式抬升。提档升级后文翁祠设有文翁纪念馆、石室文风馆、湔江堰展陈馆等主要展馆,以祠堂祭祀、文化展示、观景和休闲为主要功能。
如今的文翁祠,已不止是凭吊先贤的所在。每年的牡丹花会将整合丹景山景区、牡丹保育园、文翁祠等景点,推出多条赏花路线,形成“山上赏花+山下文化体验”的立体游览模式,是一场融历史、文化、生态、文旅为一体的盛宴。
景镇一体
生态与人文交织成的旅游体验
丹景山镇的实践,正是彭州深入推进文旅融合的生动缩影。通过“专业运营+村集体参与”的模式,镇域内3034亩闲置建设用地、12处闲置房屋被激活,引入濛江集团、彭州文旅等企业投资,包装出小火车线性公园等16个优质项目。截至今年第二季度,9个项目已陆续呈现,镇域业态从单一观光向“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升级。
“小火车是串联文旅资源的金线。”丹景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丹景山镇通过打造小火车线性公园,将散落景点整合为沉浸式体验链,起点是“镇区商业活力核”,该区域将打造龙门山自然艺术中心、矿山花园、“天彭门”等特色场景,形成牡丹花繁育种植、研学、特色加工等消费新场景;终点则是以野趣牡丹闻名于世的丹景山,山上不仅有在悬崖峭壁热烈绽放的牡丹花,还有牡丹文化体验区,集结非遗手作、牡丹文创、特色美食等,给游客带来丰富的体验。通过小火车线性公园串联两大核心区域,形成“镇在景中、景镇交融”的格局,推动城乡功能互补、融合发展。
废弃的铁路重获新生,沉寂的祠堂唤醒记忆……如今的丹景山镇,正以“景镇一体”为笔,以生态为底、文化为魂、产业为脉,描绘着一幅文旅融合发展的壮美画卷,正成为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探寻的近郊旅游新标杆,为彭州迈进“千亿城”、聚合“百万人”、成就“副中心”贡献力量。
文图:代成玉 丹景山镇 彭州文旅 彭州发布 品鉴彭州
编辑:代成玉
责编:陈文娇
编审:胡径野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版权保护离不开你我的参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