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炎炎,川渝地区热浪蒸腾之际,有着“秋城”美誉的昭通因独特气候与地理优势,成为了众多游客的避暑优选。昭通市夏季平均气温保持在21℃左右,青山环绕、空气清新,加之与川渝地缘相近,交通便捷,每年暑期都吸引着“川渝大军”组团前来,感受清凉一夏。据昭通市文旅局统计,自7月1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已超过446万人次。
为让远道而来的游客玩得安心、住得舒心,昭通市为避暑游客提供暖心医疗服务和全面健康保障。一是健全联动保障机制,建立景区医疗服务点,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二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设立“游客服务窗口”,简化就医流程;三是加强应急医疗保障,针对旅游活动制定方案,备足急救药品,配齐设备人员;四是强化食品监测和公共卫生监督,严把食宿安全关。市县两级卫生部门抽调重症、消化、创伤等方面的专业技术骨干400余人,组建紧急医学救援、食物中毒、职业病危害等卫生应急队伍,为游客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来自四川自贡的龚阿姨在昭通避暑期间不慎摔倒,右腕部剧痛难忍。拨通急救电话后,滇东北中心医院医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立即评估情况,妥善固定后紧急送往急诊科就诊。急诊科和创伤外科医师联合会诊,检查分析手腕骨折情况,建议龚阿姨进行手术治疗。因亲属不在身边,龚阿姨选择回到四川老家做手术。临行前主治医师给阿姨手腕加强石膏固定,叮嘱她途中的注意事项,欢迎她康复后又来昭通旅游。“昭通不仅气候好,医护人员更好,你们的及时救助让人很暖心。明年夏天,我还要来昭通避暑!”龚阿姨出院时说道。
来自沈阳的宋先生一家结束了自驾旅行,返程途经昭通市大关境内时,妻子马女士在服务区突发胸闷,全身大汗淋漓,情急之下,立马到大关县人民医院就医。在陌生的环境中,病情危急,一名护士询问了解情况后,很快带领他们到内一科就诊。随即医护人员快速检查,分析病状为急性心肌梗死,启动绿色通道,顺利开展救治手术。术后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料下,马女士恢复良好,医院还主动帮他们办理了异地就医手续。大关与沈阳相距2000多公里,这场充满爱心与温情的生命救治,成为了宋先生夫妇旅程中最温暖的记忆。
夏季湿热,人体易受暑邪、湿邪侵扰,昭通市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外治法的优势,为避暑游客推出耳针放血、平罐艾灸等精准治疗,达到温经通络,驱散湿邪、缓解疼痛的效果。来自四川张阿姨夫妇在接受中医治疗后连连称赞,“我打了市中医医院的预约电话,医生第一时间就上门来给我老伴治疗,不一会儿就可以正常活动了,中医真是有奇效,昭通医生的效率和服务都很好!”
针对夏季暑湿特点,昭通市中医医院还在游客集中区域免费发放藿香正气水、清凉茶饮,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咨询,让游客在清凉中感受“中医降温”。
水富市人民医院在热门景区设立“医疗服务点”,配备急救箱、防暑药品及医护人员,每日开展巡诊。 邵女坪社区卫生室把健康服务延伸到游客的行程中,免费提供血压、血糖检测,准备了降压、降糖药等常用品类,还有抗过敏药、止泻药等“旅行必备药”,以备游客不时之需。景区值班医生随时待命,应对突发情况。一名游客在玩水上乐园项目时操作不当落水,救生员救起后,三名医生迅速赶往,检查分析为气胸症状,随即送往水富市人民医院,开启绿色通道,进行救治,患者成功脱离危险。四川游客张先生一家在水富邵女坪度假小镇游玩时,孩子不慎摔伤,就近找到服务点后,医护人员迅速为孩子清创包扎,还贴心赠送了消毒湿巾,“景区里就有医生,带娃出门太安心了”。
“秋城”昭通不仅以凉爽气候吸引游客,更以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心基石”。近年来,昭通市持续加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优化急诊急救流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让“避暑游”兼具舒适与安全。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表示,“来昭通,不仅能躲开酷暑,更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健康保障,这趟旅行舒心更放心!”
随着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昭通正成为更多人心中“避暑+舒心”的优选目的地,“秋城”的魅力,在暖心守护中愈发绽放光彩。
今日推荐
来源/昭通市卫健委宣教信息中心 通讯员 唐远超 陈俊鹏
终审/胡华玉 编审/保进 刘玉 校对/何淑倩格 编辑/马思
投稿/ ztsxwzx@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