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阳光倾泻在云中大地上,驱车前往大同火山群,车窗外的风景从葱郁的田野渐变为广袤无垠的旷野。远处,锥形的火山群轮廓被蒸腾的热浪晕染,这片曾喷发炽热岩浆的土地,正以另一种方式“爆发”——独特的地质奇观和生态旅游资源成为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没想到火山群的景色如此壮观!”北京游客刘娟站在狼窝山一处观景平台,用手机记录着眼前的景色。她所处的位置是火山群中的核心景点,其火山口最大且最为深邃,独特地貌吸引了众多像刘娟这样的都市游客前来感受自然。

“工作日对着电脑屏幕,周末就想找个开阔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刘娟对记者说,选择这里不仅为看火山,更是为体验完整的生态。

入夏以来,越来越多的游客以徒步、研学等方式走进火山群。在狼窝山栈道上,一群小学生在科普知识标牌前比划着火山喷发示意图,“原来岩浆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孩子们专注阅读着手绘内容,带队老师告诉记者,这里是最生动的自然课堂,孩子们能直观理解课本里的抽象概念,学习到的知识印象更深刻,这样的方式也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当游客在地面沉浸于不同游览方式时,直升机观光又从云端视角提供了新体验。在狼窝山火山口的直升机起降点,引擎轰鸣声与游客惊叹声此起彼伏。“从空中看火山群,就像欣赏一幅立体的地貌图册!”一位刚结束飞行的太原游客难掩激动。


搭乘专业飞行员驾驶的直升机,游客能以轻盈姿态掠过金山、狼窝山,将火山锥体的雄浑、夏季植被的绿意盎然尽收眼底。“地面看的是局部画卷,空中俯瞰才是全景呈现。”带孩子体验的马女士说,这种观光+科普的形式,既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通过沉浸体验强化了地质知识。

火山地质奇观持续吸引游客时,不远处桑干古道的乌龙峡则将游客引入另一重生态叙事。这条由火山熔岩经河水亿年冲刷形成的天然峡谷,以“乌龙泄玉”“乌龙瀑布”等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避暑人群。

沿着蜿蜒峡谷缓步前行,可以欣赏到多重生态景观:飞泻而下的瀑布在黑色玄武岩上激起银白水花;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岸边垂柳,游船在湖上缓缓划过;奔腾的溪流在形态各异的火山岩间穿梭,孩童们在此嬉水玩耍。
摄影爱好者王磊正用长焦镜头捕捉水草间翩翩飞舞的蝴蝶,他感叹道:“这里的自然生态层次分明,每处转弯都能遇见不同的风景。”

据乌龙峡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为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近年来,景区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多举措为游客呈现“山水相融、人景共生”的生态画卷。同时,应时应景推出各类主题活动、旅游产品等,受到游客青睐的同时,带动了周边民宿、农家乐等乡村业态发展,形成“以生态带旅游、以旅游促振兴”的良性循环格局。
记者:陈 杰
摄影:张占兵
责编:周建新 校对:菅雨婷
审核:邓 琳 监制:杨 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