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珍藏中,有一幅清代香山县古地图:
其精准描绘了珠三角出海口区域,生动鲜活、令人注目!
图上,香山县以百岛之姿,静卧于伶仃洋畔,恰似一颗璀璨明珠,见证着珠三角的古老与变迁。
香山县是广东历史上的一个古县,存在于 1152 年至 1925 年,其地域主要包括现广东省中山市、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广州市、佛山市部分地区。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已明确,“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现在,让我们跟随历史的遗迹,畅游古香山县:
如今的中山市是古香山县的主体,遗迹最多。
南宋的陈天觉是古香山县的肇始者,到中山,首先去拜谒陈天觉墓。
这个陈天觉夫妇合葬墓,位于中山市东区东裕社区库充后山山腰处。
墓碑两侧置有一对石联,上联“英魂留库岭”,下联“伟绩镇香城”。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陈天觉建议改香山为县,获诏准,定仁山为县城,也称“铁城”。
铁城的由来:县城的选址,当时乡绅们意见不一。后来,定下一方案:称土比重。最终,主持建城的陈天觉,偷偷在所取泥土中掺入铁沙,结果自然胜出,石岐仁山也就成了香山县城的所在地,“铁城”由此而来。
巧的是,香山人吴铁城在民国时期也担任过香山县县长。
1921-1925年,县长吴铁城拆了“铁城”扩街,导致目前“铁城”仅存东门城墙一段。
如今,残存的东门城墙仍立于中山石岐街道孙文中路扒沙街(月山公园内),成了香山立县的重要见证。
离东门城墙遗址不远处,中山南区街道福涌社区,还有个功建铁城梁公祠,是为纪念督建香山城(铁城)有功的梁氏三世祖孙泽公(梁杞)而建。
该祠堂初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内存清代《建城纪事》碑刻三方,记载了铁城营建过程中梁氏家族的物资调配与工程管理细节。
那么,历史上古香山(铁城)的地标又在哪里呢?
想来想去,可能就是烟墩山塔了!
如今她位于中山市石岐街道中山公园内,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
烟墩山塔,又称阜峰文塔,是个风水塔。
据传,香山的地形当时犹如一张“网缯”(即鱼网),烟墩山与马山恰似这张网的两端。
由于烟墩山较低,导致“网缯”倾斜,影响了稳定与繁荣。
香山知县蔡继善于是决定在烟墩山上修建一座高塔,与对岸的马山相平衡,从而稳定“网缯”,寓意振兴香山。
其实,香山真正的来历是五桂山,古称就是“香山”,如今已成旅游胜地。
山上孕育了国内一半以上的野生土沉香。
众所周知,沉香乃佛香之最,自古便是佛教仪式中重要的供品。
五桂山的沉香,作为历代的朝廷“贡品”,也是海外交往的重要礼品,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佛教文化在当地的传播与发展。
位于石岐西山的西山寺,就是香山佛教发展历程的重要实物见证。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由乡贤读书之所改建,距今已逾四百多年,是中山第一禅林。
西山寺的隔壁,还有条孙文西路步行街。
这条街,见证了香山铁城拆建、近代西风东渐及现代商业沉浮的历史变迁。
思豪大酒店旧址:原为1924年建成的香山银行,抗战后改建为五层豪华酒店
街道两旁遍布南洋骑楼建筑,还遗留有 “十八间”“天妃庙”“泰东戏院”“思豪大酒店” 等众多历史遗迹。
西山寺往南不远,还有一片形成于清末民初的传统民居群:从善坊。
这里地处“铁城”的南关,即铁城南门阜民门至如今的南下新码头区域,是香山古城的核心区域。
民居以骑楼砖混结构为主,具有百年历史特征,是香山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体现了古城多元兼容的文化特征。
古香山县境内重要的交通线路—岐澳古道,也非常值得探究一番。
古道连接了古香山县城石岐与澳门,路线贯穿了古香山县的东南部地区,途经今中山东区、五桂山、三乡等地。
当时,香山的百姓将瓜果蔬菜、茶叶、丝绸、瓷器等本地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担到澳门关闸出售,再从澳门担回当时紧缺的洋火、火水、蜡烛等回香山售卖。
很多名人都与岐澳古道有渊源。林则徐曾经古道前往澳门禁烟;孙中山故乡翠亨村、郑观应故乡雍陌村也位于古道沿线,分别位处东干大道与南干大道。
如今古道遗存丰富,中山段有云迳寺、桂峰茶亭、通衢土地庙等遗址,还有以“李信义堂”为代表的石碑;另外珠海与澳门也有遗存。
岐澳古道云迳寺遗址
古道沿线的经典古村落,如翠亨村、雍陌村、古鹤村等,也值得一游。
在中山,最后一站我们来到孙中山故居—翠亨村。
中山先生与香山县渊源深厚,生长在香山县,行医在香山县(在石岐西门口,今孙文西路开设中西药局),革命活动在香山县,孙中山逝世后,为纪念他,1925年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
翠亨村是其出生地,环境与风貌,是其思想孕育、人格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尤值一观!
最值得观摩的是故居主楼,一幢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是中山先生1892年设计的生活环境。
砖木结构、红墙、白线、绿釉瓶式栏杆,上下层前廊施7个连续券拱。
屋顶女儿墙正中饰有光环,下塑一只口衔钱环的蝙蝠。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纪念馆、中山影视城、杨翰香堂、陆皓东故居、村舍可以参观。
中山影视城
整个景区全面反映了孙中山及其成长的社会环境。
除了中山市,古香山县的遗迹在珠海、澳门与广州,也会有发现。
珠海有:金山书院、和风书院、山场北帝庙、凤凰山古道等。
珠海金山书院,乾隆年间香山县九大官学书院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建筑物
澳门有:妈阁庙、普济禅院、望厦村街巷、孙中山澳门行医旧址、岐澳古道澳门段等。
妈阁庙,原称 “蚝镜澳”,澳门最古老的庙宇之一,是妈祖文化在古香山县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广州有:杨匏安旧居等。
广州杨匏安旧居,香山县南屏乡北山村(今属珠海市)杨氏家族在广州设立的祠堂
古香山县作为珠江口外的重要节点,是岭南文化与海洋文明交融的前沿。
既是中外贸易关键门户,又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重要窗口,在粤港澳历史渊源与海洋开发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为岭南枢纽,中西津梁,香山遗迹现存量很少、罕见,亟需加强发掘与保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